电力行业
火电行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实施计划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07
1、未来可发展的火电新技术
近10年可优先发展的火电新技术——超临界(SC)、超超临界(USC)、大型循环流化床(CFB)、增压循环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TCC)等;
未来有可能发展的火电新技术——第二代PFBC-CC技术APFBC-CC、第三代IGCC、间接燃烧空气轮机联合循环EFCC、高性能发电技术HIPPS、部分气化空气预热燃煤联合循环PGACC、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FC及FC+GTCC等。
2、火电技术升级的里程碑进度
(1)2001~2005年间
关停约2400万千瓦单机50MW及以下容量的燃煤纯凝汽机组;
对燃煤含硫量超过1%的1800万千瓦在运行电厂锅炉机组安装效率90%的脱硫装置;
完成火电新技术引进和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400MW级IGCC、E或F级GTCC)和依托工程(300MW级CFB、600MW超临界、PFBC(P200))建设;
在煤电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站;
结合天然气供应状况,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天然气发电厂,改善电网调峰能力;
(2)2005~2015年间
逐步关停全部约1600万千瓦单机100MW及以下容量燃煤纯凝汽机组;
对燃煤含硫量超过1%的1700万千瓦在运行电厂锅炉机组安装效率90%的脱硫装置;
继续煤电基地大型坑口电站的建设;逐步加大超临界、CFB等火电新技术工程建设力度;对老电厂进行改造,新机组采用更先进的低NOx燃烧技术或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使排放指标全面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的要求。
完成超超临界、GTCC 国产化依托工程建设;
根据资源供应能力,安排天然气电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国产化比例,降低工程造价;
(3)2015~2030年间
重点发展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根据届时的工程投资和上网电价,决定IGCC发电的装机规模;
随着天然气供应能力的提高和设备国产化率的提高,加大燃气机组的建设规模;有效改善全国电网的调峰能力,提高大容量燃煤机组运行负荷率;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