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华润双鹤剥离商业板块 华润医药整合进一步

发布时间:2013-07-09
  近日,华润医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润双鹤同意向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润医药商业”)转让所持长沙双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沙双鹤”)全部66.954%的股权,转让价格为3.78亿元。转让完成后,华润双鹤将不再拥有商业类子公司。

  在华润医药集团旗下OTC(非处方药)、化学药、保健品等业务都在A股有上市公司的情况下,医药商业板块迟迟未整合完毕,被视作华润医药的一个短板。“华润医药目前在医院商业板块整合还有困难,现在把长沙双鹤归入华润商业集团,或可视作正式行动的开始。”有分析人士表示。

  剥离商业板块

  华润双鹤公告显示,本次转让有利于公司退出医药商业领域,进一步聚焦心脑血管、大输液、内分泌三大业务领域,提高三大业务市场占有率,提升市场地位和影响力。而本次股权转让所获资金将用于工业并购项目和新建生产基地等项目的投资。

  从2005年起,华润双鹤开始逐步剥离商业板块的业务,先后转让了新西北双鹤、昆山双鹤医药、云南双鹤等多家商业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长沙双鹤已是华润双鹤旗下最后一家业务为商业的子公司,2012年度总资产达11.47亿元,净利润0.47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7.38%。而截至2013年3月31日,长沙双鹤总资产13.48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15亿元,净利润为-262万元。

  作为国内三大医药集团之一,虽然华润医药集团旗下已有主营OTC及中药的华润三九、主营化学药的华润双鹤以及主营保健品的东阿阿胶,但是,随着国药与新上药先后完成整体上市,华润医药成为唯一的缺席者。业内人士分析,医药商业板块未整合完毕被视作拖累原因之一。

  整合困难

  相比其他业务,华润在医药商业板块的整合并不容易。

  2010年7月,华润医药集团收购了北京医药集团,此前华润旗下已有安徽华源医药公司。“北医和华源的整合比较困难,因为两者的业务模式不一样。”有分析人士表示。

  华源业务模式类似九州通,以快批为主,主要针对零售、社区等第三终端为主的市场。这些市场的特点是回款速度快,周转率高,通常一年可以周转10次,甚至更多,但是利润率水平低,靠高周转获取利润。

  而北京医药主要针对医院业务,医院业务的回款周期长,一年周转至多五六次,占用资金也较大,但相对来说壁垒更高,稳定性好。

  “当时收购北医后,和华源很难形成协同效应,长沙双鹤也是以医院业务为主,而北医主要覆盖华北地区,和长沙双鹤也能有协同效应。这样的战略本身是没错的,只是时间会比较漫长。”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去年,国药控股实现总营收1358亿元,净利润达30.8亿元,在医药商业领域将其他企业远远抛在后面。而新上药去年医药分销与药品零售业务总营收616.75亿元。相比之下,华润医药商业2012年营业收入507.9亿元,落在了后面。

  “国药控股在全国的物流布点基本已经完成,和其他医药商业企业的距离已拉得比较大了,而上药的业务较集中,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有很深的基础。比较之下,华润医药集团虽然总规模比上药大,但业务更杂,要赶上国药控股则更加困难。”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