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2018年管道天然气和城市燃气行业技术特点和经营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23
一、2018年管道天然气和城市燃气行业技术特点

1、长输管道安全技术
长输管道是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多埋设于地下,穿越地区广,输送介质 工作压力高,潜在危险性大;目前关于长输管道安全技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腐蚀防护技术,主要包括科学合理选择防腐层和防腐层补口技术,三层聚丙 烯补口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防腐层补口技术;第二,泄漏检测技术,管线泄漏 检测方法分为基于硬件的方法和基于软件的方法两大类,现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是 运输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动态管道检测软件以及声学检漏系统;第三,管道风险 评价技术,主要包括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管道的剩余寿命预测以及管道运行的 风险性评估和经济决策;第四,管道数据库技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运输部 管道安全办公室已经开始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称为“国家管道地图系统” (NPMS),国内对搭建管道完整性管理数据库系统也高度重视。
2、燃气输配技术
随着我国天然气大规模供应,燃气输配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大 中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均采用高压输气、中压配气的原则,建立多级压力级制的管 网,使输配系统更加合理、经济,为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了可靠保证。
3、燃气应用技术
我国城市燃气的应用技术与国外的差距较小,燃气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主要包 括:低污染新型燃具及燃具智能化、燃气采暖、低污染燃气工业炉窑、CNG 汽 车及加气站等。
4、燃气安全技术
燃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安全管理技术至关重要。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城 市供气系统,安全管理贯穿了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燃气安全技 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安全供配气技术、应用于不同条件的燃气检漏技术和防灾系 统和抢修技术等方面。
5、信息化管理技术
城市燃气信息化技术为设计、施工、运行和防灾提供信息化服务,我国近年 来在城市燃气信息化管理技术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燃气设计、运行数 据库的建设及软件开发,自动查表和收费系统,完善SCADA 和GIS 系统,城市 燃气信息化系统建设。
6、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新设备和新材料在城市燃气行业的应用成果主要包括:PE 管、不锈钢管等 新管材的应用,钢铁管的防腐,具有监控和安全系统的高性能调压装置的开发, 适用于不同压力的大流量装置的开发,高可靠性阀门的开发等。
二、2018年管道天然气和城市燃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天然气管道输送和城市燃气项目的建设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 工图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项目运营主要涉及向上游企业购气、长 输管道的运营管理、向下游企业销售天然气及城市燃气配送环节,本公司利润主 要来源于管道天然气销售收入、管输费收入及城市燃气收入,具体收费标准由有 关政府部门核准,经批准后实施。
1、天然气管道输送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天然气管道输送主要涉及项目建设及项目运营等环节。
(1)项目建设
天然气管道输送项目的建设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项目建设应取得发改委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核准,经政府 相关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经营。
(2)项目运营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公司根据天然气的供应情况,确定气源;天然气长 输管道建设完成后,通过各站点与下游用户进行对接。公司根据与下游用户签署 的供气合同向下游用户供气。
(3)管输价格的核定
长输管道建成后,省级发改部门综合建设成本等因素,核定管输价格。
2、城市燃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城市燃气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是城市燃气运营商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特许经 营权,通过长输管道和门站取得气源,并投资建设输配售中低压管网体系,通过管网将燃气输送至终端客户,最终在终端客户安装仪表,根据发改委等相关部门 核定的范围并与供气方协商确定的气价,向终端客户售气。目前城市燃气行业的 主要业务为燃气销售、燃气工程安装等。
(1)燃气销售
燃气销售为城市燃气运营商将从上游企业购买的天然气通过管网销售给终 端客户的业务模式。目前,上游天然气供应商的门站价格为政府指导价,由国家 发改委发布,具体价格由供需双方依据门站价格协商确定;对下游各类用户的天 然气销售价格,在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限价内确定。因此,企业的议价 空间较小。而燃气具有公共品的特性,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力度较大,使得企 业的单位燃气销售收入较为稳定,因此,燃气销售的收入主要受燃气销售量的影 响。
(2)燃气工程安装
燃气工程安装的业务模式为城市燃气运营商为下游用户进行燃气设施、设备 的安装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城市燃气运营商也提供其他燃气安装业务相关 的服务,包括更换、拆除燃气设施设备等。燃气工程安装的价格主要考虑市场环 境,并通过双方之间协商确定。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