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新加坡外来人口的政策与政治
发布时间:2013-07-10
继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在7月底发布的《我们的人口,我们的未来》报告后,贸工部前天也公布《人口与经济》报告。这一系列的官方报告,目的是要与国民通过全国对话,在牵动国人的外来移民问题上,凝聚共识。在国家人口及人才署的报告中,政府表示将从“建设凝聚力强的社会”、“打造优质生活环境”及“发展可持续的蓬勃经济”三方面下手,检讨人口政策。贸工部的报告则主要以发展可持续的蓬勃经济为前提,强调新加坡必须三管齐下,克服人口老化及劳动力萎缩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首先是通过企业重组及员工再训练提高生产力,其次是鼓励更多国人加入或留在劳动队伍,第三是输入外国劳动力。
在贸工部提出的三点建议中,提高生产力及壮大国民劳动力队伍难以立竿见影,也有很大的局限。政府较早前将未来十年生产力增长目标订为每年2%至3%,但贸工部的报告指出,这是雄心勃勃的目标。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过去十年,它们的年均生产力增长只取得1.2%。实际上,虽然政府不遗余力地鼓励企业提高生产力,但今年首两个季度的生产力年比不增反减,分别是负2.3%及负1.9%。在壮大本地的劳动力队伍方面,劳动力参与率若能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为劳动队伍添加3万人,然而新加坡劳动力参与率已达80.7%,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更是高达92.1%,因此增长的空间不大。贸工部长林勋强指出,新加坡若要取得每年3%至5%的经济增长率,即使我们的生产力能够达到2%至3%,新加坡的劳动力还是需要提高1至2个百分点,而在本地人口老化的趋势下,新加坡必须输入外国劳动力。
贸工部的报告指出,我们需要拥有高技术的外来人力,协助发展新兴行业。我们也需要外劳,应付建筑业、制造业、医药保健及社会服务业的人力需求。它表示,外来劳动力不仅协助我们的经济结构多元化,也为我们带来税收。在报告中,它列出几个行业中外国劳动力的人数,以说明外国劳动力对新加坡的重要性。报告的结论指出,新加坡有必要“适量的引进外来人力与移民”。
新加坡这个小国及全球都会需要引进外来人口的政策,相信没有多少国人会质疑。然而,在许多国家,外来人口不仅是一个政策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的问题,后者涉及到国人对外来人口承受的程度,而这又与政府引进外来人口的数量与速度有密切的关系。贸工部的报告提供了不少资料,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进一步解释“适量”的外来人力是多少,是维持目前总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或是继续提高这个比例?新加坡的人口目前是520万,与政府用以策划的参照人口650万还有一段距离,这缺口最终是否需要依靠外来人口填补?此外,引进外来人口是要弥补本地劳动力的不足,或是要争取新移民来协助新加坡达到人口替代的目标?
人口老化及劳动力萎缩是新加坡难以扭转的趋势,因此引进外来人口的政策不可能急转弯。过去几年,新加坡在引进外来人口方面,过于冒进及急躁,导致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及住房不胜负荷,引起民怨。此外,门户大开迎接全球化的浪潮,也让不少新加坡人感到竞争与生活的巨大压力,从而将不满的矛头转向政府及外来人口,有些国人还认为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上放慢脚步。然而,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时代,新加坡这个小国不可能停滞不前,也不可能将大门关上。但在引进外来人口时,有关当局不能将国人的承受度视为理所当然。政府在这方面,除了提出“新加坡人优先”的政策外,也将外来人口的课题提到全国讨论的议程。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国人若能建立互信及达成共识,将有助于国人更容易接纳外来人口的现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人口及人才署提出的“建设凝聚力强的社会”及“打造优质生活环境”的目标,意义更为重大
(信息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