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2013年1月世界经济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3-07-19
  1、2012年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滑

  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直接投资总额1.3万亿美元,下降18%。发展中经济体获得的外商投资6804亿美元,下降3.2%。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直接投资将实现增长并分别达到1.4万亿和1.6万亿美元。

  2、2012年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下降7%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食品价格指数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7%。同比跌幅最大的是食糖、乳制品和食用油,下降幅度分别为17.1%、14.5%和10.7%。预计在当前粮食库存偏低的形势下,若粮食歉收,2013年全球粮食价格仍将居高不下。

  3、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暂时缓解

  1月23日,众议院以285票赞成、14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提高联邦政府法定举债权限至5月19日的议案。该议案暂时解除了对美国联邦政府总发债规模不得超过16.4万亿美元的限制,允许其在今年5月19日前继续通过发行国债维持运营。此举使美国政府暂时避免债务违约的风险。但围绕美国预算问题的重大不确定因素仍未消除,未来一两个月内,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还将就财政问题进行博弈。

  4、美国就业市场缓慢改善

  2012年12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15.5万人,失业率为7.8%,与前一月持平。从全年来看, 2012年失业率较2011年下降0.7个百分点。

  5、2012年美国房价涨幅创六年新高

  2012年美国住房价值上升5.9%,创2006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为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截至2012年第四季度,美国房价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上涨。

  6、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美国经济将持续向好

  美国供应链管理学会(ISM)分析,根据2012年全年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美国经济在2012年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非制造业好于制造业,全年非制造业指数均高于50,而制造业指数在6、7、8和11月低于50;二是2012年制造业整体比2011年差;三是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均上演“V型反转”,在第三季度开始好转,但仍不及年初水平。

  7、美联储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达2.5%

  美联储官员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5%,2014年可达3.5%。今年美国失业率为7.4%,明年7%。

  8、日本央行无期限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1月22日,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央行)在金融货币政策会议上如期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一,引入“价格稳定目标”, 将中短期通胀目标设定为2%;其二,引入“开放式资产购买措施”,在现有资产购买计划完成的基础上,从2014年1月开始,不设置具体终止期限,每个月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以和零利率政策一起实现上述价格稳定目标。日本央行估计这一措施引入后的一段时间内每个月的资产购买量约在13万亿日元。

  9、日本经济动向指数持续恶化

  日本内阁府公布2012年11月份经济动向指数显示,受世界经济减速影响,日本反映经济现状的同步指数为90.1,较上月下降0.6个点,连续8个月恶化;反映半年以后经济动向的先行指数为91.9,下降0.9个点;经济滞后指数为68.5,下降0.3个点。

  10、欧盟实施金融交易税

  1月22日,欧盟财长会议准许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英国除外)实施金融交易税,以期遏制金融投机活动。这是欧盟历史上第三次,税收领域第一次通过启动“强化合作”模式允许部分成员国统一行动。新税细节有待得到各方同意,预期证券、股票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每项交易都将被课税,交易税最早将从明年1月开始实行。

  11、欧失业率高位趋稳

  2012年11月,欧元区及欧盟失业率分别为11.8%和10.7%,较上月分别上升0.1个百分点和与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2和0.7个百分点。

  12、欧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小幅下挫

  2012年11月,欧元区和欧盟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均较上月小幅下跌0.2%,未能延续四个月上行态势;当月,两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2.1%和1.9%。

  13、2012年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2012年俄罗斯日均原油产量1037万桶,较2011年小幅上涨1%,超过沙特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但受西西伯利亚油田接近枯竭影响,俄2013年原油产量将难以持续增长。

  14、东盟5国将超越亚洲四小龙成为亚洲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算,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名义GDP总量到2014年有望达2.436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将首次超越由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组成的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后者经济总量为2.408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

  (信息来源:商务部网站)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