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2018-2019年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技术水平和技发展方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1、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技术水平分析

从化妆品塑料包装瓶生产制造的过程来看,核心技术环节包括产品设计、模 具设计与制造、注塑工艺及印刷烫金等。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 发展,注塑生产技术、注塑工艺、印刷烫金等单个技术环节相对成熟,但是在产 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环节整体水平不高,在市场前沿需求分析、产品设计 能力、模具设计手段与能力、模具制造质量和精度、注塑工艺创新等方面仍然存 在较大提升空间,处于被动发展状态。
在产品设计方面,目前行业内的企业多数不具备产品设计能力,主要参与产 品制造环节,根据客户的设计需求进行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相关设计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行业内的企业以往对于产品设计不够重视,导致行业整 体产品设计水平较低。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由于受到国内模具制造行业整体水平的影响,与国 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模具的质量可靠性与使用稳定性较差,制造精度 与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注塑技术与注塑工艺方面,传统的注塑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模 外冷却技术、一模多穴、多色注塑、自动模内贴标等技术应用与工艺开发方面, 行业整体水平依然不高。
化妆品塑料包装报告_2019-2025年中国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在烫印技术方面,目前行业对于常规颜色与常规表面的烫印技术掌握已经成 熟,但是在新颜料与非规则表面烫印技术方面仅被业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掌 握,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行业内的很多企业缺乏整体创新,综合实力薄弱,仍停留在产品同质化的盲 目竞争阶段,缺乏对技术与工艺的创新,中低档产品比例过高,行业内企业对于 市场前沿需求满足能力较低。
2、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化妆品塑料包装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设计方面,目前行业内的企业多数仅使用普通的平面设计软件、制图软 件进行产品的设计,随着各类设计软件的不断发展进步,未来将逐渐发展成综合 使用平面设计、三维建模、制图及三维渲染等新型技术手段进行产品设计。同时, 目前行业内样品制作多数使用样品模具注塑成型,成本相对较高,随着3D 打印 技术的发展未来样品制备的过程逐渐从单一的模具成型演变成3D 打印与模具成 型相互补充制作样品。
模具设计方面,由于目前行业企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软件应用水平低,软件 应用开发能力跟不上生产发展需求,大多数企业只是停留在CAD、CAM 的应用 层面,随着行业内企业软件应用开发水平及生产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模具设 计上逐渐向信息化程度更高的CAE、CAPP 发展。
模具制造方面,目前行业的企业由于理念、设计、工艺、技术、经验等诸多 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模具制造方面的综合水平较低,模具的质量可靠性与使用稳 定性较差,制造精度与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同产品实现工艺的协同能力较差。随着业内研发人才素质的提升、对模具设计制造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经验的积累, 以及模具材料质量的提升,未来模具制造将向着高精度、高质量、长寿命以及与 配套注塑工艺协同等方向发展。
注塑工艺方面,注塑工艺一方面与注塑机性能有关,另一方面与模具的开发 制造水平有关,在同样的注塑机上,不同水平的模具能够实现的注塑效果差距很 大。目前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数量多,注塑机性能及模具开发能力有限,注塑过程 中每模注塑产品数量少、注塑工艺与后续工艺协同性差。随着上游注塑机性能、 行业内模具设计制造水平以及注塑工艺设计能力的提升,未来注塑工艺将向着模 外冷却技术、一模多穴、多色注塑、自动模内贴标等方向发展,将大大提升生产 效率。
印刷烫金方面,印刷烫金主要是颜色的调配与凹凸面的印烫,这是整个印刷 烫金工艺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目前行业内的多数企业在颜色色差控制方 面以及凹凸面烫金字体模糊、断裂方面仍然存在技术困难。印刷烫金效果的控制 与所选取的颜料、工艺有关,随着业内企业技术经验的积累、以及颜料质量的提 升,印刷烫金将向着高质量、精准色差控制、不规则面印烫等技术难度更高的方 向发展。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