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我国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内容概述

发布时间:2013-05-11
    内容摘要:我国风电产业是一个整体,包括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幵发、风电上网、各种配套体系的建设等等,各环节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要实现我国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将从量的发展步入质的飞跃阶段。但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成本相对较高,市场竞争力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行业管理松散,标准体系和人才建设严重滞后;政策体系不完善,措施不配套等。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导致电网体制僵化,缺少灵活、合理的定价机制等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为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本文认为制度创新要针对我国风电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配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进行。 

        首先,该制度框架要紧密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国家风电产业发展的脉络,紧跟风电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该制度框架将我国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5年为一阶段,具体内容见下文。 

    其次,针对前文对我国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即各制度主体之间的不协调关系,该制度框架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了各个主体在该框架下所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我国风电产业是一个整体,包括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幵发、风电上网、各种配套体系的建设等等,各环节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要实现我国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多头管理、职能分散”的问题,导致管理上的混乱,该制度框架提出了分工协调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第四,本文提出该框架的目标在促进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实现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目标明确,风电产业的发展才有方向。 

    第五,风电的大规模并网会造成电网不稳定,局部电网崩淸等。而我国的“风电三峡”项目,必将使区域性电网的电量大大增加,这对电网系统来说是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一问题,该框架提出了风电并网总体框架,其中包括并网申请、调试和调度。 
    
    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风电产业各环节的制度措施,其中包括加强风资源评估、气象变化预测,促进风资源预测的科学化、精准化;构建有力的市场环境,促进风电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并网风电机组,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电价管理措施,促进风电市场的合理、有序发展;对风力发电的激励制度,促进风电场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我国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包含一下六方面内容:时间层次、参与主体及其责任、指导原则、总体目标、风电并网总体框架以及制度措施。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