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地热发电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12-07-24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目前地热资源利用主要用于供暖、发电、医疗保健、温泉洗浴、水产养殖、温室种植等方面。全国现有温泉2700余处,已开发利用约700处。全国现有地热田1048处,已开发利用259处。地热开采井1800余眼,每年地热(水)开采量约3.68亿立方米。其中,洗浴和疗养占47.6%,供暖占30.8%,其他占21.7%。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现有地热开发从业人员71000多人,年创经济效益70.92亿元。据估算,2008年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使全国二氧化碳减排2500多万吨。
特别是地热资源中的浅层地热能(200米以浅的地热资源)利用,不仅可以供热、取暖,还可制冷,对于减轻我国能源供应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具有意义。截至2009年6月,全国应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建筑项目有2236个,建筑面积近8000万平方米。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有北京、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为我国一些地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为了开发地热资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全国温泉、重点地区的地热勘查评价,初步掌握了全国2000米以浅的地热资源基本状况和分布规律:我国高温(温度≥150℃)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藏南-川西-滇西和台湾地区。其中,西藏的地热显示664处,羊八井钻孔揭露的最高温度超过250℃。云南滇西地区出露的温泉有296处,高温热泉98处。台湾岛也是我国的高温热储区。中低温(温度<150℃)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汾渭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平原、苏北盆地、江汉盆地、四川盆地、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准噶尔盆地等沉积盆地,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和胶东、辽东半岛。截至2008年底,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的地热(水)田为103处,经初步评价的地热(水)田214个,合计提交地热可采资源量每年约8.3亿立方米。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