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2012年页岩气发展困局分析

发布时间:2013-01-05
 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中央财政将在2012——2015年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0.4元/立方米的补贴。长期以来,页岩气开发投资高、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能源界。虽然我国在开采技术上已日臻成熟,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这三家国企能源巨头至今不敢“试水”页岩气商业开发,而是只做试验性的开采工作。
  中国页岩气的开发工作到底遇到怎样的难题?
  页岩气属于天然气的一种,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等。但和常规天然气不同,这种天然气存在于页岩和泥岩之中,要开采页岩气,需要新的技术手段。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文认为,目前国家对于页岩气开发的关注有点过热了。
  石油和天然气的“母亲” 页岩气“跑”不出来被忽视
  周文介绍,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
  周文说:“原先我们并不把泥岩和页岩当做储气,而是一般把它当做盖层。另外,页岩就是源岩层,也就是母岩,因为它们沉积环境比较深,形成了还原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保护有机质不快速分解,于是页岩就能繁衍油气。”
  “原来我们也认识到了页岩能够产生油气,但这套岩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如果按常规方法打下油井,要形成工业性的产能十分困难。当年我们的技术,根本无法让天然气跑出来,这造成我们对它不重视。”
  周文介绍,最早提出对页岩气进行开发的是美国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对页岩气进行评价、勘探和商业性开发。中国人开始了解页岩气还要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
 资源量成谜 132万元还是40万元难下定论
  那么,我国页岩气的储量大体上有多少呢?周文表示,页岩还谈不上储量概念,顶多只是资源量。
  但就是页岩气的资源量问题,我国地质学界很多专家都对此争论不休。周文介绍说:“2005年,国土资源部组织相关专家对全国页岩气资源量进行评价,最后公布的数据是132万亿立方米,这比美国的资源量还要大很多。数据公布以后,很多院士、专家都提出了质疑。因此在很多研究论文中,都没有过分提及页岩气的总量问题。”
  不久以后,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另一个有关页岩气资源量的数据——不到40万亿立方米。“当时,国家发改委组织工程院、科学院研究油气的相关院士,让他们根据对中国油气地质条件的认识,每个人打分,给出他们的页岩气资源总量的估计和判断,再进行汇总后提出一个估计量。但这种估计是根据他们对常规油气的理解,他们的估计不一定到位,是否准确也不好说。”周文表示。
  开发一个亏一个 成本成最大问题
  尽管国家能源局刚刚表示将对开采页岩气的企业提供补贴,但周文表示,就目前而言,这样的补贴还远远不够。“成本问题才是大问题。页岩气的价格构成很复杂,修管线、页岩早期评价、各种工程,开采完后还涉及气场维护和环境保护问题,按现有的综合成本计算以后,对照现在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气价,这根本不可能赚钱。”
  周文在美国考察时详细了解了美国页岩气的发展。他总结了两点,首先,美国所有投入页岩气开发的资本和器械,政府都不收税,这一政策到目前为止,只做了局部的调整,都没有做大的改动。
  第二条则是美国的天然气管网非常成熟,管网在整个国家的覆盖面积都很大。
  “但中国的天然气发展状态则是相对滞后,整个管网的铺设密度远远低于美国。一打井就要铺网,而且即使打出了天然气,管网还不一定进得去。公司也无力单独建管网。”
  另外页岩气勘探的前期成本是很高的,先期的地质勘探成本是一公里2万元,勘探完还要请专家研究,早期的投入成本巨大,普通公司根本无力应对,所以周文也建议大部分没有经验的民营企业不要随意进入市场。
  周文表示:“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公司在技术上都没有问题,但目前的政策和环境仍不利于他们去开采,他们只是在做一些早期工作,没有进行商业性开发。因为显然开发一个亏一个!”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