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技术利用目前使用率低,一次钻探成本高。地热资源在全球的分布主要集中在3个地带:第一个是环太平洋带,东边是美国西海岸,南边是新西兰,西边有印尼、菲律宾、日本还有中国台湾。第二个是大西洋中脊带,大部分在海洋,北端穿过冰岛;第三个是地中海到喜马拉雅,包括意大利和我国西藏。美国的地热能使用仅占全国能源组成的0.5%。地热能的利用在技术层面上有待发展的主要是对于开采点的准确勘测,以及对地热蕴藏量的预测。由于一次钻探的成本较高,找到合适的开采点对于地热项目的投资建设至关重要。现在,地热产业采取引进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勘测设备,为地热能寻找准确的开采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为地热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全球大约40多个国家已经将地热能发展列入议程。
我国地热能丰富可供26万年,目前以地热发电和地源热泵为主。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的天然能源。我国地热资源潜力接近全球的8%,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目前以浅层地热能利用为主,其中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或四川西部地区。我国浅层(地表3000米内)地热能相当95亿吨标准煤,每年可用3.5亿吨,深层地热能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是目前年能源消耗量的26万倍。
目前我国地热能利用以地热发电、地源热泵为主,现在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地热能直接利用中所用的热源温度大部分都在40℃以上。如果利用热泵技术,温度为20℃或低于20℃的热液源也可以被当作一种热源来使用(例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及其他国家的做法)。
(1).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也分为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和二次蒸汽法(利用净化后的高温热水产生二次蒸汽发电)两种。新西兰、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都先后投入到地热发电的大潮中,其中美国地热发电的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国内地热发电主要在西藏的有羊八井(25.18MW)、朗久(2MW),但由于初期投入太高处于停滞状态;(2).地热供暖: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表浅层热源供热或制冷的系统,夏季室内余热释放于大自然实现室内空调制冷。冬季抽取地下热水通过热泵使地位热能变为高位热能实现室内采暖。它具有节能(比常规节能50~60%)、环保、运行费用低(可降低30~70%)三大优点。主要在天津、北京、西安,供暖总面积超2000万平米,其中天津地热供暖面积约1241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地热供暖总面积的50%,是我国利用地热供暖规模最大的城市。(3).医疗保健及温泉洗浴。(4).水产养殖主要在福建、广东等地。(5).工业利用主要用于印染、粮食烘干和生产矿泉水等。
十二五地源热泵总投资规模超700亿元。目前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应用面积约1.5亿平方米,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左右,按每平米200-300元的投资强度,总投资规模将在700-10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