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燃气主要种类
城市燃气是指供应城镇居民家庭、商业及工业等使用的气体燃料,其中含有 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目前主要使用的城市燃气种类包括天然气(NG)、液 化石油气(LPG)和人工燃气(MG)。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中既有最早的人工燃气生产供应,亦有较为先进的液化石 油气、天然气的生产供应。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供应方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 内城市燃气行业发展。
目前城市燃气种类主要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人工煤气,具体分类如下:
(1)天然气
天然气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从天然气井开采出的气田气,也称纯天然气;
②伴随石油一起开采出来的气田气,也称石油伴生气;
③含石油轻质馏份的凝析气田气;
④从井下煤层抽出的煤矿矿井气,亦称“瓦斯气”或“煤层气”。
天然气既是制取合成氨、炭黑、乙炔等化工产品的原料气,又是优质燃料气, 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伴生含有少量乙烷、丙烷、硫化物等。鉴于其燃烧产生的二 氧化硫、二氧化碳较其他燃料少,因此通常将天然气看做清洁高效能源。
(2)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或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挥发而获得的气体,在常温、常压 下呈气态,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较容易转变为液态,其转变为液态时体积 缩小约250 倍。
(3)人工煤气
人工煤气是由煤、焦炭等固体燃料或重油等液体燃料经干馏、汽化或裂解等 过程所制得的气体,统称为人工燃气,按其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干馏煤气、气化 煤气及油制气。
2、世界天然气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市场分析
(1)世界天然气储量情况
上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勘探技术的突破,新气田的发现、以及深海勘探 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持续增加。整体来看,天然气在世界 范围内呈现不平衡分布的态势,主要分布在中东国家、欧洲及欧亚大陆。截至 2017 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3.50 万亿立方米,储产比为52.6。全球天 然气探明储量前五大国家为: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及美国,2017 年底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35.00、33.20、24.90、19.50 及8.70 万亿立方米。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最大的5 个国家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62.80%。
分地区来看:北美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0.80 万亿立方米,中南美洲合计 探明储量8.20 万亿立方米,欧洲总计3.00 万亿立方米,独联体国家合计59.20 亿立方米,中东国家总计79.10 万亿立方米,非洲地区合计13.80 万亿立方米, 亚太地区总计19.30 万亿立方米。
(2)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2017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约为36,804 亿立方米, 较2016 年增长3.68%。以2017 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占比分析,美国依然占比最 高,为20.00%,俄罗斯次之,占比17.30%。2017 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为36,704 亿立方米,较2016 年增长2.69%,略高于近10 年平均增速。天然气消费量较 大的国家美国与俄罗斯,2017 年消费天然气量分别为7,395 亿立方米及4,248 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20.10%及11.60%。
近十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天然气产量自2007 年的29,413 亿立方米增长至2017 年的36,804 亿立方米,天然气销量从28,506 亿立方米增 长至36,704 亿立方米(如下图所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的提升,天然气消费量、 产量仍将持续增长。
3、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行业分析
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高热的天然气能源日益 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 年以来国内天然气产量、 消费量以及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增长较快,但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 例仍较低。2017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占比为6.60%,而同期世界能 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比为23.36%。
(1)我国天然气储量情况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2017 年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5.50 万亿立方米,占 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比例为2.80%。
1996 年-2016 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17 年增幅有 所下滑,探明储量合计5.50 万亿立方米,较去年增加0.10%。其中新增探明地 质储量大于1,000 亿立方米的盆地为鄂尔多斯盆地。
另外,我国页岩气自2014 年首次提交资源储量以来,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取 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7 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9,168 亿立方米。2017 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有 2 个,分别为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和威远页岩气田。
(2)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2007 年—2017 年,我国天然气销 量由711 亿立方米上涨至2,404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13.70%。消费量的 增加带动了天然气产量的上升,我国天然气产量由2007 年度的698 亿立方米上 升至2017 年度的1,492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8.90%。自2007 年起,我国 天然气消费速度逐渐超越生产速度,且产销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缓解 供需矛盾,改变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3)我国燃气行业价格管理机制
①天然气气源供应价格形成机制
对应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规制也有一定变 化,随之产生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②天然气销售定价机制
根据我国目前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上游天然气的门站环节价格均为基准门站 价格。居民用气执行阶梯价格,如需上调居民用气价格需经听证会通过;非居民 价格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以降价后的最高门站价格水平作为基准门站价格,供 需双方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 非居民价格由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
(4)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趋势
①燃气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燃气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城市现代化中起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城市燃气化水平,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 城市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上游输配管道长度的不断增加和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下游用气需 求的持续攀升,我国城市燃气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 年,国内燃气销售量为 2,404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10%,占世界2017 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6.53%。
②城市燃气普及率整体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随着我国城市燃气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整体较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从2006 年的75.1%上升到2016 年 的95.8%。但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气源供应等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7 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增量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西南地区,三个 地区天然气消费量为1,189 亿立方米,占比接近全国消费总量50%。全国范围 内,天然气消费量超过100 亿立方米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包括江苏、广 东、四川、新疆、北京、山东六省市。总体来看,东部及南部沿海省市燃气普 及率高于全国平均,其中北京、上海、天津2015 年燃气普及率均已达到100%。部分中西部省市、以及东北地区由于设施建设不完备、气源不足等问题,导致 普及率偏低。
③城镇管网发展迅速,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末,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总长度由“十五”期末的17.7 万公 里提高至35.5 万公里。“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建城镇燃气管道约25 万公里, 到“十二五”期末,城镇燃气管道总长度已达到60 万公里。近年来,我国天然 气城市管网发展迅速,截至2017 年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达到7.40 万 千米,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达3,100 亿立方米/年,未来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 态势。
④用气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推进城镇燃气行业发展
由于天然气的经济性和作为清洁能源的环保优势,以及随着我国天然气气源 的多元化和城市燃气管道设施的完善,2017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404 亿立方 米,比2016 年增长15.10%。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2003 年的 2.3%上升到2017 年的7.30%。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 消费中的比重,对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预计未来 天然气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将继续提高。根据《国家能源发展 战略计划(2014-2020)》,中国燃气行业第二阶段高速增长时期即将来临,预 计在2020 年末,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占比将达到10%以上。
(5)成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状况及规划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天然气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8.25 亿元,先后完成了 汽车产业功能区供气配套工程、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供气配套工程、四川石化基地 供气工程等大型供气管道建设。城乡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接通管道天 然气的乡镇(街道)比例由“十一五”末的89.27%提升至“十二五”末的96.67%。 “十二五”末,全市有天然气管线18,704 公里,全市管网日输气能力达到2,900 万立方米,约为“十一五”末的2 倍。车用燃气方面,全市建成投运CNG 加气 站105 座,LNG 加气站2 座,日加气能力210 万立方米。
2017 年5 月,成都市经信委发布《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 保证全市天然气供应能力,提高天然气清洁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制定以下天然气发展重点计划:
①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加快推进成都绕城高速高压输储气管道工程、 成都天府新区集输气管道工程、新场—三邑—成都天府新区输气管道工程、川西 崇大邛地区输气管道工程、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天府国际机场供气工程、 简阳空港经济区供气管网、成眉石化园区供气工程、经开区拓展区配气管道工程 等项目建设,形成全域覆盖、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网络,中心城区、区(市) 县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100%。
②加快农村天然气管线建设。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和有条件 的农村新型社区接通管道天然气,乡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4%。
③加快推进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设施建设,推进成都市LNG 应急调峰储配 站项目加快建成投运,支持天然气经营企业建设调峰储气设施,提升天然气供应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稳步推进加气站建设,新建CNG 加气母站1 座、CNG 加气站15 座、LNG 加气站20 座、CNG 与LNG 合建站2 座,进一步完善车用燃气供应网络。
⑤实施智慧燃气工程,开发、利用物联网、红外及光纤探测等传感新技术, 重点在城市大型综合体等使用场所和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推广应用,逐步构建智能 化的燃气可视监控系统、调度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