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行业市场容量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发布 的《2016 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和2017 年度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 业统计信息,从2014 年至2017 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收入分别为1,630.89 亿元、 1,799.98 亿元、2,065.11 亿元和2,377.47 亿元,2015 年、2016 年、2017 年增长率分别 为10.37%、14.73%和15.13%。
2、检测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历年数据,2017 年末全国共 有产品检测实验室35,000 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739 个;2018 年国家检测中心791 个。

由于检测行业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行业,细分市场众多,包括建筑材料检测、环境与 环保检测、环境检测、食品检测和工业检测等行业,因此各检测机构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 家认监委联合发布的《2016 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2016 年度,前100 位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占同期全国市场总规模的19.39%,前20 位检验检测机构营业 收入占同期全国市场总规模的7.77%,前8 位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占同期全国市场总 规模的4.13%。目前我国的检测机构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3、不同细分检测领域竞争状况差异较大
根据检测对象和检测内容的不同,检测行业主要可分为工业品、日用消费品、食品、 建筑建材、电子电气产品、电力设备、新能源产品、药品、交通运输等细分市场。上述 细分检测领域检测对象、技术要求、市场环境不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定价方式均有 较大差异。
工业品、日用消费品、食品等量大面广,偏向于消费领域,对其检测侧重于成分检 测,属于劳动密集型检测领域,检测机构众多,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具有单价低、频率 高的特点。
电力设备,尤其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属于智能电网、新能源领域的专业设备,对 其检测侧重于电气性能及安全、电磁兼容、通信规约、动态模拟以及正在兴起的网络信 息安全、可靠性等性能检验,属于高端技术密集型检测领域,对检测人员的经验和技术 水平要求很高。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测的主要企业为中国电科院、开普检测和国网电力 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等,检测机构相对集中,市场议价能力较强。
4、检测机构地区分布不平衡
检测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即检测行业的竞争呈现以省市为单位的区域特征。除部分 国家级检验中心和已经实现全国性布局的大型检验集团,绝大多数检测企业只能在其获 取资质的省份或区市开展检测业务。因此,不同地域内检测认证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对手 数量和竞争环境差异较大。从CNAS 发布的截至2017 年12 月31 日CNAS 认可的实验 室地域分布图可以看出,东部发达地区实验室数量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
5、国内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较少
在国际检测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以瑞士通用公证行( SGS )、德国莱茵 TÜV 、天 祥集团( Intertek )、 DNV GL 船级社等机构为代表的国际大型综合检测机构,检测范围 涵盖了工业用品、能源产品、生命科学、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国民经 济领域,业务的地域性限制较小,业务遍布全球主要市场。
国内检测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较少,多数检测机构主要专注于 单个或者少数几个检测领域,业务区域主要分布在本省或者本市,与国际大型检 测机构 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国内综合性的检测机构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