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2018-2019年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5
(1)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简介

铜是重要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用途,也是高技术发 展的基本支撑材料。铜加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民经济稳定、 持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炼铜、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
①铜加工行业简介
铜加工生产是铜产业链当中的重要一环。铜加工材是指由铜及铜合金制作出 的各种形状的铜材,如铜板、铜带、铜线、铜排、铜管、铜棒、铜箔等,目前我 国是世界上铜产品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铜加工材约有250 种合金,近千个产品品种,及典型应用举例如下:
铜加工主要产品应用领域
②再生铜冶炼简介
再生铜行业分析再生铜是铜生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铜回收利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 决铜矿原料不足的问题。同时,以废杂铜为原料生产阴极铜具有能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小的特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计算,2005 年至2014 年,与开发等 量的原生铜矿产资源相比,中国再生铜行业相当于实现节约标煤2,366.76 万吨、 节水88.81 亿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83.86 亿吨。因此,再生铜行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铜资源短缺,实现铜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
(2)全球铜加工和再生铜市场研究

①全球铜加工市场基本情况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国际铜 加工行业占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生产方面,中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在世界铜加工材 产业当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国际铜加工行业运行总体格局的主导者。2017 年 度,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铜加工材产量分别约为202.2 万吨,145.4 万吨,118.2 万吨,113.6 万吨,110.1 万吨,中国铜材产量已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目前约占世界67%。
考虑到铜加工材生产过程中再生铜的直接利用,在分析铜加工材产品在各个消费领域的应用情况时,往往以金属铜为单位。消费方面,根据ICSG 及安泰科 公布数据显示,2018 年度,全球精炼铜消费量达到2,322 万吨,同比增长2.5%, 中国精炼铜消费量达到1,117 万吨,同比增长4.2%,中国精炼铜消费量占世界总 消费量48%左右。同时,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德国、法国等经济发达的 国家,一直也是世界铜加工材消费的主导力量。
就产业规模而言,中国在世界铜加工行业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就产业层 次而言,中国在铜加工材产品的品质、性能,以及多样化、精细化和均一性等方 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美国、德国、日本等领先铜加工国家在产业综合实力 上仍有一定差距。
②全球再生铜市场基本情况
再生铜报告显示再生铜是铜工业的一个重要原料来源,许多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生铜 来满足国内需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废杂铜回收利用,根据国际铜业 研究组织相关数据,全球废杂铜回收利用量占到当年铜产量的30%~40%。国外 废杂铜的冶炼和综合回收比较成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典型的冶炼厂有德国 的Aurubis、瑞典的Boliden、比利时的Umicore 等;在美国、日本、韩国、加拿 大等国家也有比较有代表性的再生铜企业。国外典型的再生铜企业对废料适应性 较强,可处理包括电子废弃物、工业废渣、精矿、混合型废料等多种废料并从中 回收各种有价金属。我国目前废杂铜的使用格局仍以再生精炼铜为主,再生铜直 接利用比例较低。2017 年我国再生铜总产量为320 万吨,其中再生精炼铜产量 为235 万吨,直接利用量为85 万吨,直接利用占比为25.2%。
(3)我国铜加工和再生铜冶炼行业市场情况

①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铜加工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 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 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我国铜加工产业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保持了 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铜产业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生产方面,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安泰科联合公布的数据,我国 2018 年的铜加工材产量达1,781 万吨,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2/3 左右,已连续 16 年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贸易方面,多年来,我国铜材一直呈现净进口状态, 但净进口量逐年在减少,2004 年净进口量最高达80 万吨,2018 年净进口量减少 至4.14 万吨。从产品来看,除铜管处于净出口状态以外,其他产品均为净进口 状态。
需求方面,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公布数据,“十 二五”期间,中国铜生产量与表观消费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1.9%和8.9%。 受益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及 “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 施,加上中国工业全球化布局的实现,我国铜加工市场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依然 较大。《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国内 精炼铜产量达到980 万吨,表观消费量1,350 万吨,年均增长3.3%,可见未来铜 行业的需求仍将维持一个相对温和的增长趋势。
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集中度提高。未来行业竞争激烈,一方面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淘汰 落后企业;另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凭借新材料、新技术、新市场、新设备等优 势,提升行业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行业集中度。
二是转型升级趋势明显。未来行业发展将持续淘汰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的中 低端铜加工产品;铜加工行业将以创新为导向,向高技术、高精度、高附加值的 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
三是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未来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为精深加工、智能制造、 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核心共性技术;不断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 智能制造,促进行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四是两级分化明显。铜加工大型企业向规模化、国际化趋势发展,中小型企 业将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五是“走出去”步伐加快。大型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加快国际合作进程,主要体现在扩大产品出口、海外并购、在境外投资建厂等方面。
②我国铜加工行业产量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产品制造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 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安泰科统计,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达1,781 万吨。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年平均增长率5.5%,铜加工产量增长趋势图如下:
铜加工产量增长趋势图
③我国铜加工行业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
从消费情况看,我国铜加工材的表观消费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表观消费年平均增长率5.3%;2018 年,我国铜加工 材产量1,781 万吨,净进口量4.14 万吨,净进口量同比下降60.12%。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表观消费结构及增长趋势图如下:
我国铜加工材表观消费结构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2013 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1,365.00 万吨,表观消费量1,381.10 万吨;2018 年, 我国铜加工材产量1,781.00 万吨,表观消费量1,785.14 万吨;2013 年至2018 年, 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年增长率5.5%,铜加工材表观消费量年增长率5.3%,我国铜 加工行业供需整体上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发展态势。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年产量及消费量
铜是重要的工业金属,其消费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铜行业应用领域众多, 主要集中在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以及电子等行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上述行业的持续发展直接带动铜加工行业供需的持续增长。
④我国铜加工材产品结构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铜加工行业形成了由铜线材、铜板带材、铜管材、 铜棒材和铜箔材为主要细分行业的产业格局,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达 1,781.00 万吨,其中铜线材的产量占比最大,占铜加工材44.64%,铜板带材、铜 管材、铜棒材产量占比分别为19.88%、15.61%、13.70%,上述四种产品产量占 比超过90%。
2018 年,我国铜加工材细分产品结构图如下:
我国铜加工材细分产品结构图
A.铜线市场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刺激了铜材消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 铜制品下游企业的增长,针对铜线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安泰科统计,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线 材表观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6%,2018 年,我国铜线材产量795.0 万吨,净 进口量6.89 万吨,净进口量同比下降24.4%。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线材表观消费组成情况如下:
我国铜线材表观消费
B.铜板带市场情况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安泰科统计,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板带表观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3%,2018 年,我国铜板 带产量354.0 万吨,净进口量9.1 万吨,净进口量同比减少5.7%。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板带表观消费组成情况如下:
我国铜板带表观消费组成
C.铜管市场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铜管产量、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 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安泰科统计,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管表观消费 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4%,2018 年,我国铜管产量278.0 万吨,净进口量-15.4 万 吨,净进口量同比增长5.2%。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管表观消费组成情况如下:
我国铜管表观消费组成
我国铜管材的发展表现在出口贸易上,在主要的铜加工产品中,铜管是我国 唯一在国际贸易中净出口的产品,这表明中国铜管业已向做大做强迈进,其重要 原因是中国精密铜管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处于领先水平。
D.铜棒市场情况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着市场对铜棒材需求的有效扩大,我国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的铜棒材消费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 会、安泰科统计,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棒材表观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4.1%, 2018 年,我国铜棒产量244.0 万吨,净进口量4.8 万吨,净进口量同比下降8.8%。
2013 年至2018 年,我国铜棒表观消费组成情况如下:
我国铜棒表观消费组成情况
⑤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分布情况
从产量区域分布上看,我国的铜加工材产地已经高度集中,主要位于经济发 达地区,主要产地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2017 年,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浙 江、江西、安徽、江苏和广东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75%左右,其中浙江占比 16.2%。
2017 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分布情况如下:
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分布
⑥我国铜加工材需求结构情况
考虑到铜加工材生产过程中再生铜的直接利用,在分析铜加工材产品在各个 消费领域的应用情况时,往往以金属铜为单位。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公布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国铜生产量与表观消费量的平 均增长率分别为12.0%和15.0%,“十二五”期间,中国铜生产量与表观消费量 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9%和8.9%。
再生铜报告显示我国是铜消费第一大国,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 以及电子领域等。电力一直是铜材产品消费的最大领域,空调制冷、交通运输、 电子、建筑也是重点需求行业,上述五大行业的铜材产品消费量合计占比90% 左右。2016 年至2018 年,金属铜需求复合增长率为4.1%。
2016 年至2018 年,我国金属铜消费结构情况如下:
我国金属铜消费结构情况
2018年,上述五个主要消费领域的用铜量分别为552万吨、182万吨、103万 吨、77万吨、93万吨,其中,电力行业消费占总消耗一半左右。
⑦我国铜加工材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市场容量
A.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是基础能源行业,同时也是我国铜需求最大的行业,根据国家统计 局数据分析显示,2016 年至2018 年,电力行业累计消费铜1,622.5 万吨,占铜 总消费量的50%左右。
2018 年度国内发电量同比增加6.8%至67,914.2 亿千瓦时。“十三五”规划指 出,中国在2016 年至2020 年将增加约4.7 亿千瓦的装机量,西电东送项目要增 加约1.3 亿千瓦时的输电量。电力行业对铜资源的消耗主要在电力电缆、发电设 备及变压器。根据“十三五”电力工业发展目标,可以预期电力行业对铜资源的 消费量将稳步增长。
B.家电行业
电器行业是铜加工材的主要消费行业之一,铜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日 用五金、日用机械及文教用品等方面,其中家用电器用铜量相对较大。家用电器 中用铜最大的是空调与电冰箱。在制冷空调行业中,空调用铜管,特别是内螺纹 铜管和外翅片铜管等管材,作为空调机中的高效传热材料应用广泛。根据国家统 计局、安泰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白色家电年度用铜消费统计情况如下: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以及 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都为中国制冷空调业的继续增长提供了条件,这将会促进 铜管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
C.汽车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 万辆, 销售77.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2018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 完成127 万辆和125.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 销分别完成 98.6 万辆和 98.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6.6%和70.8%;插电式混合动 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 万辆和 27.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3.5%和139.6%。 混合动力乘用车用铜量约为40 千克/辆,纯电动汽车用铜量约为100 千克/辆,而 传统汽车用铜10~20 千克/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其电机和线 束用铜量较传统燃油车大幅提升。
2016 年至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如下图所示: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工信部牵头编制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到2020 年我国新 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40.93%,新能源汽车的高速 发展有望带动充电桩的需求增长;《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中提出, 到2020 年我国充换电站将达到1.2 万个,充电桩达到480 万个,其中交流充电 桩用铜量较小,约5kg/桩,直流充电桩用铜量较大,约60kg/桩。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力度不断提高,未来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将有效拉动铜 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有望带动充电桩的需求增长,二者将成为拉动 铜需求的亮点。
D.建筑行业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6 年至2018 年,建筑行业的用铜 量占铜总消耗量的8.2%,根据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市 场规模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年均 增长5.5%。2018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 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 年同期提高2.5 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09,34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 比上年同期提高10.2 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如下: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预计铜材在建筑上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 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建筑装饰领域对铜的需求也将成为我国铜产品消费量增长的 重要动力。
⑧我国再生铜冶炼市场
再生铜冶炼是指对废杂铜进行熔炼、电解等提炼铜的生产活动,是重要的基 础原材料产业。
A.废杂铜供应情况
我国自2006 年左右铜消费量才开始大增,而铜产品的回收期约为15 至20 年,目前我国铜产品还未到大量替换阶段,废杂铜的社会存储量有限。现阶段国 内废杂铜回收量还无法满足我国再生铜行业持续发展的原料需求,废杂铜进口依 赖度较高,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废杂铜量的逐渐增长,废铜进口量开始出现下降。 2018 年中国进口含铜废料241.29 万吨,同比下降32.2%,近年来,我国废铜进 口量呈现下降趋势。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国 内铜的消费量和社会储量不断增加;随着国内废铜回收交易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发 展,国内废杂铜回收量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废铜资源的保障程度不断提升。2016 年,中国国内废铜回收量约为179 万吨,国内废杂铜已逐渐成为再生铜产业的重 要原料来源。
B.国内目前再生铜冶炼企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初步统计,截至2016 年底,国内再生铜企业产能5 万吨以上的有20 家, 其中6 家超过10 万吨,共计17 家再生铜企业通过了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合计产能达到413 万吨。在环保趋严的大背景下,再生铜行业产能将加快向环保效 果好、资金充足的龙头企业聚集。
随着国外废铜进口量逐渐下降,我国再生铜企业对国内原料的重视和依赖程 度更加明显。在国内铜产品报废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未来再生铜企业对原料的 争夺将逐渐从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