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
包头稀土高新区投资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19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以发展稀土产业为特色的高新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稀土高新区建成区面积15.54平方公里,同时建有希望工业园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滨河新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高新区现有注册企业1300多家。建有稀土企业孵化器、软件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专业孵化器,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和稀土科技园等。近年来,稀土高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工业总产值完成560.2亿元,技工贸总收入完成545.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6.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8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6亿元,出口创汇5.0亿美元。
稀土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规划区全部实现了道路、通讯、煤气、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排污等“八通一平”。
在十多年的建设中,稀土高新区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求和增强竞争力为工作重点,不仅具备了优越的硬件设施,而且形成了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资金支持体系、孵化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2002年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ISO14000环境管理国际认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稀土高新区实行特区式管理,享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赋予的省级管理权限,其工商、税务、公安、财政、土地、经济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自成体系,机构精简而职能全面。
目前,稀土高新区有注册企业1300多家,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加拿大、日本、蒙古、印度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此投资。主要集中于稀土、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工程机械、铝业等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有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8家,三资企业38家,稀土企业73家。稀土高新区有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0多家,占全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5.6%,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93.9%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稀土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
2007年区内企业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累计实施火炬计划69项,其中国家级44项。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已正式挂牌,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4个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之一,国家稀土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网站同时点击开通。与内蒙古科技大学联合创建了稀土学院,已正式招生。成功举办了“2007国际稀土研究与应用研讨会”,稀土产业园区已进驻企业11家,开发的和正在产业化的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特种电机、催化材料、电池材料等应用产业,加快了稀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对建设“中国稀土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