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

2011年中国采盐业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2-08-23
  
  (一)、原盐市场布局发生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近年原盐生产增长幅度保持在15%的较高水平上,是世界上原盐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我国盐资源丰富,包括海盐、井矿盐和湖盐。海盐主要在东部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和江苏等地;井盐矿床广泛分布在中部及西南部的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江苏、山东、安徽及陕西等18个省区,现已查明的氯化钠储量大于100亿t的盐矿床就有十余个;湖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等西北部地区(以青海盐湖储量最为丰富,达3000多亿吨),生产成本极为低廉,但因西北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对盐的需求也较低,远距离运输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近10余年来,受盐化工及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对原盐的需求快速增加。2008年,我国原盐产量达6200万t,居世界第一位,到2010年我国原盐产量将接近7000万t。我国海盐产能最大,井盐次之,湖盐最低。近年受沿海地区各类园区和工业等项目建设发展的影响,北方海盐区的盐田面积逐年萎缩,海盐产能增幅和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产能进一步增加的潜力不大。而井矿盐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成熟,投资门槛不高,近年产能增幅较快,在全国盐总产量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规划建设的制盐产能(主要是井矿盐)超过1000万t/a。我国制盐工业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盐工业还存在诸多问题:①制盐工业集中度低,现有工商登记的制盐企业800多家,平均产能不足10万t/a,企业平均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②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公路化雪、畜牧、水处理、洗浴用盐、高纯度工业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从数量、品种、质量等各方面还没有拓展和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液体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折盐产量仅占井矿盐总产量的12%。③制盐工业仍主要以单一的制盐业为主,资源利用率很低。海盐苦卤利用率不足20%;湖盐区由于单一提取盐,导致镁害严重,使湖盐资源遭到污染;矿盐区的芒硝提取率不足10%,国外则基本做到零排放。④产业布局不合理。50%以上的原盐运输半径超过200km,在美国80%以上的运输半径在150km,管输液体盐比例较高。
  
  (二)、盐化工占据原盐消费市场主导地位
  世界原盐的平均消费结构为烧碱占41%、纯碱占16%、食用及轻工行业占23%、道路除雪占8%、其他领域占12%。其中美国原盐消费达到5400万t,细分用途达到种,通常进行统计的有8个类别29种用途,最大的应用领域为化学品制造业(主要是氯碱)和道路除冰(雪),其中道路除冰用盐超过2000万t。
  
  我国原盐的消费结构中,盐化工用盐占73%,食用盐占16%,其他用盐占11%。所以,盐化工是我国制盐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以盐为原料的盐化工产业,主要是用于纯碱和氯碱两大行业。近年来,氯酸钠和金属钠也发展较快,但盐的消耗较低,不足总消费量的5%,对全行业的供需平衡影响较小。"两碱"(纯碱和烧碱)的发展拉动了盐业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下游产品开发并存的盐化工产业格局。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国宏观经济下滑,使盐化工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在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和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下,目前市场正在逐渐恢复。预计我国盐化工消费需求在"十二五"期间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长率可能有所放缓。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