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企业海外投资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2-11-06
 世界矿产资源总体来说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分布和国家间分布不均衡。近年来,在全球的大型矿产开发项目中,矿业公司跨国开发的项目占2 /3 左右。中国矿业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但由于对国际市场风险认识不足以及自身竞争能力有限,多数矿业企业的投资效益并不理想。
    ( 一) 对外投资步伐较快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 1 亿美元,同比增长21. 7%,连续9 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 9%。截至2010 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 1 亿美元,其中,亚洲、拉丁美洲是存量最集中的地区,大洋洲和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2010 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比2009 年下降很多,但也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 3%,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截至2010 年末,中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446. 6 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4. 1%。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 年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案例数量为21 起,占海外并购案例总数的19. 1%,同比增长31. 3%; 从并购总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达147. 2 亿美元,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52. 4%,同比增长63. 07%。仅2012 年2 月,在能源及矿业行业就完成了4 起海外并购。
    ( 二) 海外投资风险较大,投资效益不够理想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不断加大。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对资源类项目的青睐令其并购价格逐步上涨;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未来中国企业在参与海外资源类项目时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政策性风险。如澳大利亚,为了改善其财政状况不断恶化的状况,财政部长斯旺在2010 年5 月公布的预算案中,拟通过大力征收资源税弥补财政赤字,从2012 年7 月1 日起对资源行业征收高达40%的资源税,这将会导致资源类企业的税务成本大大增加。
    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表明,除了少数企业外,中国矿业企业总体缺乏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为: 磋商中的资源开发“走出去”项目2 /3 以上无疾而终,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执行中的资源开发“走出去”项目2 /3 以上不成功或未达到预期效果。除缺乏政府统一管理和政策扶持、资金不足和人才缺乏等影响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资源、法律和政治等风险评估不足,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在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中,由于自然资源的经济主权问题、自然资源的特性以及对国家的战略意义等因素,导致各国矿业政策不稳定,国别差异较大。另外,东道国语言文化及习惯、政治稳定性、投资环境( 包括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雇工和工会问题、社区、环保和安全标准的差异等都会带来巨大风险。
    目前,我国矿业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普遍不足,准备不够充分。矿业企业通常没有稳定长远的规划,投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