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IT

2018-2019年军工电子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7
1、军工电子行业资质壁垒

我国对军品承制单位实行生产资格许可管理。根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宣 布,自2017 年10 月1 日起,将全面试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证“两证合一”改革,改革后军工装备市场准入制度已由原来的军工 “四证”变为军工“三证”。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科研生 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及新版《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而获得上述资质 需经过一套严格的审查程序。
作为现代化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及其配套生产的单位必须具备一 定的资质条件,企业需同时拥有多种相关资质条件才能进行武器科研生产活动。 对于其他潜在的市场进入者,获得进入行业的全部资质条件面临较长的审批时间 和巨大的难度。
2、军工电子行业技术壁垒

军工电子报告显示从军品配套生产商的角度分析,军工电子装备制造由于事关国防安全,下游 客户对于产品的质量水平、技术含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其配套生产不仅需要 投入大量的人力、生产设备,更要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以提升 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这就需要生产企业同时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同时,军工电子产品的高技术含量是推动行业内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这需要对军工电子技术有长时间的了解和深入研究,并进行持续的研究开发,这 样才能开发出市场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军工电子制造具有 很高的资金和技术门槛,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避免了恶性 竞争,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终端客户需求的角度分析,军工行业的技术壁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基于军品应用领域的特殊性,产品的性能需满足特殊需求,因此,同类普通产品 无法达到相关军品的指标、参数及要求,这对一般的民品制造企业形成了入门障 碍。另一方面,军品除了需要满足终端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还需保障军工产 品的可靠性及一致性。若单方面追求更为高端的技术,却无法实现每批次产品性 能的无差异及稳定性,会同样被终端用户所放弃。
3、军工电子行业品牌壁垒

军品配套生产企业较拟进入军品市场的其他企业相比拥有品牌优势,并对其 进入军品市场形成较大障碍。率先进入市场的军品生产企业所拥有的市场认知度,是通过其产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经过多次严格检验、有效试验、实际使用验 证而逐步积累建立的,有产品质量的保证。军工产品的特殊性使其对质量可靠性、 稳定性、持续性的要求近乎苛刻,使得军工客户对上游供应商的更换较为谨慎, 除非原有供应商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或技术更新替代,新进入者只能通过样品 试用、小批量供应的方式逐步打开市场,而这一周期较长、难度较大,从而客观 上形成对新进入者的壁垒。
4、军工电子行业信息壁垒

军品需求通常以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的定制化为主,产品所涉及的具体指标 和性能等信息直接关系着国防安全及军事秘密,由此决定了军品需求信息的发布 往往限于军工行业内部。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在军工行业内部,由于各主体保密 级别的不同,在获取需求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大 多数尚处于军工体系外的企业,缺乏对军工技术和产品需求信息的了解渠道,这 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对非军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构成障碍。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