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
2012年我国服装鞋帽类投诉量最高
发布时间:2013-07-02
买家具有异味、家电故障频发……11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2012年投诉统计分析出炉。
服装鞋帽、食品投诉居前
2012年,长春市各级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216件。
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63件,投诉解决率94.7%,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603万元,各级消协组织支持消费者起诉20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25980人次。
按投诉性质分类分析:质量问题2651件,占总投诉量的62.9%,营销合同问题316件,占总投诉量的7.5%。此外,涉及价格问题150件,安全问题16件,计量问题92件,售后服务问题173件,虚假宣传问题176件,假冒问题38件,人格尊严问题3件,其它类投诉601件。与2011年同期相比较,属于质量问题投诉大幅上升为26%。
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投诉来看,2012年投诉量居前六位的依次是:服装鞋帽、家用电器、食品、移动电话、技能培训、媒体购物。日用商品投诉总量的比重持下降趋势,然而,与消费者衣(服装鞋帽类)、食(食品类)、住(房屋建材类)相关商品的投诉比重同比均上升,综合服务消费类预付消费是投诉的热点和难点。
餐饮、美容美发投诉增幅大
2012年,长春市各级消协共受理生活社会服务投诉457件。其中,餐饮服务、美容美发、住宿服务及其它商品和服务在该年度投诉增幅大,分别为120件、81件、57件及189件,与同期相比增幅在58%以上。
此外,涉及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4件,群体投诉1件,主要涉及驾驶员培训、早教、出国培训等。
“理财产品”误导多
2012年,长春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金融服务投诉261件,
投诉量占投诉总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0.3%上升到2012年的0.8%。
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理财产品”销售存在模糊产品性质误导行为。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侧重宣传理财产品的高收益,而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回避,有的把保险当作银行高息存款误导消费者,混淆保险产品概念,不向消费者说明这是银行产品还是保险产品,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销售,屡屡出现“存款单”变成“保险单”的现象。
二是保险销售服务陷阱多。由于销售人员常常注重保险的收益和保费的介绍,隐瞒保险合同中的重要内容,诸如“期交型”银行保险产品、“自动续保”条款这样的内容真实说明,而一些消费者对理财产品概念模糊,误认为同存款相同,等知道真情时悔之已晚。
三是银行、保险服务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如银保双方都从自身利益考虑,在没有履行告知储户或保户时就随意将储户钱化转,导致市民认为缺少安全感。
中介服务圈钱合同陷阱多
2012年,长春市各级消协接到对中介服务类投诉28件。其中,房屋中介、家政服务中介、教育培训、出国流学服务中介是投诉重点。
有的房屋中介商利用隐瞒真实情况等手段,巧立名目收取中介费,特别是通过虚假房源、截留客户(佣金)押金和所谓的格式合同,将租房者一步步置于“坑你没商量”的处境。
家政服务中介存在着合同约定不明确,服务质量不到位等。教育培训服务中介存在着广告信息不实,交钱后未上课不能退费或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事先承诺的标准等。
此外,家具广告、价格、营销合同、假冒、安全等问题凸显。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