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

2018年超细纤维复合面料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25
1、纺织及长丝织造行业发展概况

(1)纺织行业简介
纺织服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 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行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 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主要纺织产品,化纤、纱、布等产量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产量已居世 界第一位,我国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大国,行业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国际 贸易地位逐年提高。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占世 界总量的比重已从2000 年的10.42%上升到2015 年的38.60%,稳定处于世界 第一的位置。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纺织行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逆全 球化风潮渐起,国际需求不足;国内纺织业面临消费升级、全行业综合成本上升, 导致行业规模增长趋势放缓。
纺织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实施“三品”战略,努力适应国 际国内市场变化。2017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2,74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较上年同期回升8.8 个百分点;2018 年1-6 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 口额1,275.24 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内需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网络消 费仍增长较快,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投入持续增加。2017 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 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35.6 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3,768.8 亿元,同比增长6.9%;2018 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 入29,060.60 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1,360.60 亿元,同比增长 2.4%。
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纺 织行业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前景将更加广阔。根据工信部《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提出:“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预计保持在6%至7%区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基本稳定; 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未来,我国纺织行业将向纵 深方向发展,逐步实现2020 年由纺织大国建成纺织强国的目标。
(2)化纤及长丝织造行业介绍
纤维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涉及到民生及众多工业领域。我国的 化纤制造业起步于20 世纪50 年代,1957 年中国化纤产量仅为0.02 万吨,经 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至2017 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完成产量达到 4,919.55 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
我国化学纤维生产情况
伴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自 20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开 始起步发展。2000 年,国内化纤长丝织物产量为41.8 亿米,2017 年已达到482 亿米。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发展迅速,全行业产能、产量 和需求量均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化纤长丝织造产业已成为中 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并逐步成为最具市场活力和技术活力的产 业之一。
2012-2017 化纤长丝织物产量
目前,化纤长丝织物的花色品种、新产品日益增多。在服装面料方面不仅有 仿真丝织物,而且还有仿毛、仿麻、仿棉等仿真类织物;在功能性产品方面,运 用超细纤维纺织出具有独特功能特性的产品;在化纤长丝织造工艺方面,工艺技 术进步推动纺丝技术、纤维仿真技术、织造技术、化纤印染技术、面料后整理技 术的发展。处于产业细分市场的超细纤维织造及印染产业,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 产业,产品应用范围迅速扩张,在纺织工业实现环境友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超细纤维复合面料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化纤及长丝织造行业全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化纤及长丝织造行业全产业链
化纤及长丝织造行业上游为纺丝行业,纺丝行业的上游为聚合物切片制造业 及石化产业。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对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盈利水平造成很大影响。
超细纤维面料、制成品及无尘洁净制品是所处行业的细分 市场,以下结合下游服装、家纺、体育运动用品、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对超细纤 维织造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1)服装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国内服装 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 装生产国及消费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1-12 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 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03.86 亿元,同比增长1.06%;利润总额 1,263.74 亿元,同比增长2.95%;服装消费市场中占主要地位的成人服装市场 的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由2011 年的8,094 亿元增长到2017 年的11,747 亿 元,年均增长6.41%。预计到2019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3 万亿元。
国内成人服装市场规模(亿元)及增长速度(%)
(2)家纺行业
近年来,国内家纺行业的市场规模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根据《2015/2016 中国纺织业发展报告》统计,全国规模以上床上用品生产企业达到1,847 家,规 模以下的企业数量多达上万家。自经历了2000-2010 年快速发展后,2011-2016 年行业增速趋缓,2017 年,家纺行业运行趋势向好,主要指标增长,市场回暖。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 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626.04 亿元,同比增长4.76%,增速较上年提高1.55 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带动家纺用品刚性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9 年我国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6,185 万平方米,到2017 已经增长到 169,408 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将形成较大的家纺用品需求 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酒店规模不断扩大,为酒店家纺用品提供广阔的需求空间。 2014 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 年, 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 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 次,旅游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可以预见,酒店业的高速发展将成为酒店家 纺用品需求增长的又一有力支撑。
根据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调查,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用 纺织品占纺织品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33%至38%,而我国目前家用纺织品在纺 织品业的产品消费比例为28.60%,与发达国家相比,此消费比例仍然偏小。在 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居民住房条件改善、酒店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下,家纺 用品需求将会持续扩大,为上游面料织造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3)体育运动用品行业
我国拥有庞大的体育人口基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体育消费有望迎来快 速增长,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80 后、90 后成为新兴消费的中坚力量,智力 劳动者催生出体育市场巨大需求,同时也将极大促进以超细纤维功能面料为主要 原材料的运动吸汗毛巾、功能性运动T 恤、护膝等运动配套产品的市场规模的 增长。
2016 年10 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明确要求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的 作用,体育升级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家各部委联合密集发 布了多项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文件,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并汇聚各种有利因素, 不仅明确阐释体育用品向服务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更为拓展细分市场空 间、撬动更多存量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4)产业用纺织品
除服装、家纺、运动用品外,产业用纺织品还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 护、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安全防护、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等众多领域。其中, 无尘洁净纺织品在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光学仪器、半导体与显示产业等方面具 有重要用途。半导体、电子信息与显示产业是国内防静电微污染超净技术产品最 重要的需求市场。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推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常见消费类电 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和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信息化、自动化 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已经全面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消费需求 的增长和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 2016 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 万亿元,是2012 年的1.55 倍, 年均增速11.6%;2017 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2%, 增速比2016 年提高4.8 个百分点,延续快速发展势头。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 升级过程中,全球精密电子信息制造业如液晶显示、半导体等行业向我国的产能 转移趋势也在加快。
3、超细纤维复合面料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超细纤维复合面料周期性
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波动。
(2)超细纤维复合面料区域性
我国化纤纺织行业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从产业区域分布来看,我国 形成了以江苏、浙江为主的化纤纺织产业集群聚集地区。其中,江苏和浙江两省 都具有规模较大的化纤纺丝、织造及面料印染后整理生产能力,同类产业相对集 中,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3)超细纤维复合面料季节性
化纤纺织行业没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但与下游细分市场相关性较强的一 些面料企业也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点。比如在秋冬季节,消费者对于户外和防寒 等服装的需求较大;在春夏季节,消费者对运动毛巾、沙滩裤的需求增加。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