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帽

中国制鞋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3-04-16
  当前中小企业虽然面临普遍性的外部环境压力,但仍有一些在品牌经营、关键技术、细分市场上求创新,某一方面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维持不错的增长。但是对此,经发局相关人士也客观表示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多外贸鞋企转向国内争抢市场,加剧了内销市场的竞争。同时,中小鞋企内部开始分化,一线品牌尚能维持不错的增长,二线品牌、没有品牌的加工型企业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压力很大。

据相关市场调研显示,困难的企业多是"有单就做、没单就停"的"等单型"鞋企,在产品竞争力上无"一技之长"。例如,晋江市是运动鞋生产基地,有安踏、361等品牌,更有大量无品牌加工厂。相当部分鞋厂靠从大厂接单为生,有活就干,没活就停,不但不搞产品开发,而且一看到大厂的新产品上市,就迅速"依样仿制"。由于管理费少,过去还能赚点钱,随着行业产能饱和,内销市场竞争加剧,"夹缝中求生存"越来越难。

现在几大品牌的市场强势地位已确立,他们的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换代加快,一个款式卖一段后就打折,留给"模仿跟风"的加工厂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不少企业因在外观设计、关键技术、细分市场等方面"高人一筹",不用担心生存问题。比如,远通鞋业没有与品牌运动鞋直面竞争,而是选择帆布鞋为主攻产品。颇具时尚感的帆布鞋,不但成本相对低,而且受到年轻人喜爱。中小鞋企一定要专业人做专业事,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精,也许企业规模无法做到很大,但利润率并不低。。

现在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市场就会越分越细,大企业往往是大规模批量生产,而中小企业在某个方面更容易做精做专,个性化消费趋势有利于中小企业。小企业不能成为大企业的"缩小版",而是细分市场、错位竞争,培养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相对于在一个小的方面成为品牌,获取一定的品牌利润。多数中小企业要向专业方面转型,要在某个点上做成"业内品牌",而不是市场品牌。大企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永远有生存空间,其关键要放弃粗放经营,找准定位,做强做专做特。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鞋业制造已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当今世界经济体制下,鞋类制造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之一。根据我国庞大的消费人口数据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分析表明,未来十年内,国内鞋业市场前景依然可观。但在可观的市场前景下,鞋企之间的竞争将是一种必然结果。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