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碱市场供应状况
2009 年,全国生产纯碱1,872 万吨,同比增长2.4%,产能利用率仅为79.32%。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下游行业对纯碱需求增速减缓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纯碱行业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受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涨价因素的影响,纯碱行业产量增量和增幅均为近10 年最低水平。
2010 年,全国生产纯碱2,047 万吨,同比增长9.35%。2010 年,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下游行业对纯碱的需求逐渐增长,2010 年,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增加了10.9%,平板玻璃行业复苏明显,下游厂商对纯碱的需求开始加大。另一方面,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不达标的生产企业限电限产,导致部分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开工率不足,落后产能被淘汰,纯碱价格随之走高。
截至 2011 年11 月,全国生产纯碱2,019 万吨,同比增长8.6%。2011 年,全国特别是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电力供需偏紧,对节能减排不达标的生产企业限电限产政策继续执行,导致纯碱市场供给小于需求,纯碱价格持续上涨。纯碱行业产能结构也因此调整,具备技术优势、环保优势的大型纯碱生产企业开工率和产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图表 1 近年来纯碱月度产量及累计同比增速
2、纯碱市场需求状况
纯碱属于基础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玻璃、合成洗涤剂、氧化铝等产品的生产原料,因此这三个行业的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纯碱产品的需求量。
图表 2 我国纯碱消费结构图

纯碱行业盈利状况的好转,通常是在下游行业盈利之后的3-5 个月内。2008 年4 季度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下游行业玻璃、洗涤剂、氧化铝需求增速放缓,对纯碱的需求下降。2009 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持续回暖,对玻璃的需求日渐增加,玻璃行业呈现出库存下降、销售回升、价格上涨的态势。同时,洗涤剂和氧化铝行业也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需求逐渐好转。下游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对纯碱产品的需求,从而刺激了纯碱价格上涨。因此2008 年第三季度我国纯碱产量和价格均创历史新高后,经历了2009 年市场需求量及其增速的大幅回落,2010 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下游厂商对纯碱的需求再度活跃。
2011 年玻璃、氧化铝等下游行业市场继续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11 年11 月,平板玻璃产量达68,179.6 万重量箱,累计同比增长17%;氧化铝产量达 3,156.2 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5.80%;合成洗涤剂产量达764.1 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8.80%。下游行业的持续增长带动纯碱需求的不断升温,纯碱市场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
图表 3 纯碱主要下游行业产量及增长情况
3、出口情况
我国纯碱出口形势日趋向好,尽管2008 年、2009 年1 季度纯碱出口退税率为0%,且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纯碱需求有所下降,但根据纯碱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 年我国纯碱出口213 万吨,同比增长24.71%;平均出口价格267.68 美元/吨,同比提高53.46%;2009 年4 月1 日纯碱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后更有利于纯碱产品出口。2010 年开始国内纯碱需求旺盛,价格高企,因此纯碱出口量有所减少。
图表 4 2008 年-2010 年中国进出口纯碱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
出口量 |
进口量 |
2008年 |
213 |
0 |
2009年 |
232 |
3.2 |
2010年 |
158 |
0.16 |
亚洲等新兴地区是纯碱最大的净进口地区。由于传统生产地区美国、西欧生产企业远离亚洲等主要消费市场,因能源价格上涨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大幅提高了美欧对亚洲的出口价格;亚洲日、韩等国也逐渐退出纯碱生产领域,我国基于地理位置优势,纯碱未来出口形势良好。
4、 未来供需发展趋势
从市场需求来看,纯碱作为基础化工原料,长期市场空间相对稳定。
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将长期拉动纯碱需求。玻璃行业作为纯碱最主要的下游产业,消费量占纯碱产量近50%。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汽车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 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6.6%,距2050 年达到7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住房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虽然 2010 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但主要旨在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而不是减少供给。2011 年1 月27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途径是增加住房和土地的有效供应,特别是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将快速增长,其中2011 年建设1,000 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因此,对建筑业玻璃的需求也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其他下游产业如平板玻璃、合成洗涤剂、氧化铝等行业也将持续增长,预计纯碱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市场供给来看,受制于纯碱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纯碱产能在未来将趋于稳定,而纯碱市场需求将保持合理和稳定的增长,因此纯碱行业将稳定发展。纯碱行业内部将逐渐整合,不符合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中小纯碱企业将被淘汰,具备资源优势、技术水平高、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大型纯碱企业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