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品

2010年S 型气溶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和竞争对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11
一、S 型气溶胶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气溶胶灭火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化工原料、控制器、铁皮箱、发生器等生产企 业,下游主要是移动通信、石化、民用建筑等行业。S 型气溶胶上下游关联关系如下:
S 型气溶胶上下游关联关系
二、S 型气溶胶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上游行业技术非常成熟,市场呈完全竞争状态,供应充足,产品价格虽然会 随市场变化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较为平稳。
下游行业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潜在需求较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 断增长,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消防意识越来越强,消防设 备的安装逐渐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将会带动气溶胶灭火行业快速发展。
1、移动通信市场
(1)市场竞争现状
移动通信行业的通信基站是我国气溶胶灭火系统应用最广的领域,通信基站 多建在高山或楼顶,通常无人驻守,高山不易运输和安装,楼顶不宜搬运和安装, 且对承重压力有要求。三大气体灭火系统中的七氟丙烷和IG-541 混合气体两大 灭火系统均需要用高压贮存,贮存气体的高压钢瓶体积较大,且较重,不宜运输、 搬运,不适合在楼宇顶部安装,同时需要经常检查贮存压力和定期维护,后续维 护较麻烦、成本较高。而气溶胶灭火系统由于常压贮存、系统造价低、维护简便, 综合成本具有明显优势。正是基于气溶胶灭火系统的这些优势,中国移动经过严 格的考察和验证,最终选择S 型气溶胶灭火系统用于保护其通信基站等配备有精 密电气设备的场所,并指定公司为通信基站气体灭火设备的主要供应商。2006 年6 月,中国联通出台《中国联通通信机房标准》,指出通信机房应按规模及重 要性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且气溶胶灭火系统宜选用S 型。
上述标准出台后,S 型气溶胶产品凭借其安装和维护简便、低成本、对被保 护设备无二次损害性等优势迅速进入移动通信行业的通信基站市场。
(2)S 型气溶胶主要竞争对手
目前,在移动通信行业的通信基站市场,本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移动。 在中国联通的通信基站市场,由于中国联通的重心目前主要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 方面,本公司的业务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中国移动有业务合作的企业除坚瑞 消防外主要有5 家,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胜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平安消防 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瑞恒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上述五家供应商主营产品主要为七氟丙烷,在移动通信市场,七氟丙烷由于 其体积大、较重、需要管网,主要应用在空间较大的通信机房和设备间,本公司 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场所。
2、民用建筑市场
民用建筑市场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的配电室等场所。高层民用建筑的配电室 为气体灭火系统产品提供了一个新兴而广阔的市场。在该市场中,公司凭借显著 的技术和成本优势,经过不断的市场拓展,销售收入不断增长。
3、电力行业市场
电力行业市场主要是电缆沟和变电站的应用。电缆沟是处于地下的密闭空 间,IG-541、七氟丙烷、CO2 等气体灭火系统均为高压贮存,安装和维护极为不 便,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在电缆沟场所的使用优势明显。变电站的主控室、配电 装置室拥有密集的精密仪器设备,适合安装S 型气溶胶灭火系统。
目前,电力行业对于自动灭火系统的厂商来说属于一个新兴市场,各家供应 商尚未形成规模化竞争。随着电力行业对自动灭火系统需求的快速增长,各厂商 之间的竞争会趋于激烈。
4、石化行业市场
石化行业的用户主要为大型的集团公司,如中石化、中石油等,对供应商的 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需经过严格的考察和筛选,才会被纳入供应商体系,只有被 纳入集团供应商体系或产品被纳入企业标准的供应商才有机会向中石油、中石化 提供消防设备。2005 年4 月28 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企业标准《气 溶胶灭火系统技术规范》(Q/CNPC112-2005),规定气溶胶灭火系统适用工业电 气场所,打开了气溶胶产品进入大型石化企业市场的大门。经过市场拓展,公司 已经成功进入该市场。2008 年12 月,公司正式成为中石化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 站的网络供应商成员,物资代码:42115860。
5、冶金行业市场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总则对气溶胶灭火的适用场所作了明确的规 定。规范还指出:“钢铁冶金企业的防火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S 型气溶胶 产品作为哈龙替代品中的新型产品,技术先进、安全简便、经济适用,非常符合 总则中的要求,与其他灭火系统相比,S 型气溶胶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上优势明显。
6、军事行业市场
军事设备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价值较为昂贵。《哈龙整体淘汰计划》实 施后,我国军工系统开始致力于新型环保自动灭火系统的开发,并鼓励充分利用 民间技术。
7、交通运输行业市场
交通运输行业市场目前主要为铁路系统。由于铁路系统对消防产品的有效 性、可靠性要求较高,所以各铁路局(公司)对消防产品的选用比较谨慎,对新 产品尤为慎重,往往需要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试点和论证后,方可在各铁路 局(公司)的各类消防防护场所使用。
三、S 型气溶胶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1、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消防行业综合性专业企业,2002 年由南 京消防器材厂改制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金1 亿元,座落于南京江宁科学园。
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中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高低压CO2、IG-541、七氟丙烷等各类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各类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类火灾报警控制 器等。
2、广东胜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胜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销售各类消 防器材、灭火设备、报警防火产品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CO2 自动灭火系统、柜式半 固定灭火装置、无管网悬挂自动灭火装置、IG-541 自动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 统、各式报警阀等。
3、广东平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平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平洲工业园。该公司主要 产品包括: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CO2 自动灭火系统、柜式半固定灭火装置、 泡沫灭火系统等。
4、北京京海捷特化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京海捷特化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该公司主要产品为 气溶胶灭火装置,销售方式主要为渠道销售,利用代理商的销售网络做当地民用 工程。
5、江西长征气体灭火设备有限公司
江西长征气体灭火设备有限公司该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石岗镇,该公司主要产 品为气溶胶气体灭火装置、七氟丙烷、IG-541,其重点做消防工程,主要是在当 地及附近区域承接当地民用消防工程。
6、湖南省金鼎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湖南省金鼎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是由原湖南省消防器材总 厂改制而成的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产品为CO2 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七氟丙烷、 气溶胶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等,涵盖工业消防和民用消防两个领域。
7、陕西坚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气溶胶灭火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目 前的主导产品为S 型气溶胶灭火装置,现已形成年产10,000 台S 型气溶胶灭火 装置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和销售规模在气溶胶国产厂商中均名列第一。
公司拥有大批长期从事消防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学者,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自主研发的S 型气溶胶灭火剂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灭火材料,解决了传统的 K 型气溶胶灭火剂对电气设备的二次损害难题。目前,公司在气溶胶灭火领域 已拥有11 项专利(6 项发明专利、4 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1 项外观设计专利), 其中“适用于精密电气设备的气溶胶灭火组合物”(专利号:200710018217.5) 等4 项专利通过PCT 途径进行了国际申请,已通过国际阶段,进入具体国家申 请阶段;此外,S 型气溶胶灭火剂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适用于电器设备的 高效无腐蚀气溶胶灭火剂”(专利号:ZL02119648.6)还被写入公安部发布的《热 气溶胶灭火装置》(GA499.1-2004)行业标准。目前,在国家标准认可的三大 气体灭火系统中,七氟丙烷灭火剂是美国大湖公司的专利产品,IG-541 混合气 体灭火剂是美国安素公司的专利产品,气溶胶灭火产品中S 型气溶胶灭火剂是 坚瑞消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公司于 2006 年4 月通过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07 年6 月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 年11 月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 财政厅、陕西省国家税务局、陕西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 司是中国消防协会(CFPA,China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和美国消防协会 (NFPA,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的会员单位,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奖励证书、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标 准化良好行为证书、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证书、陕 西省国家税务局和陕西省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A 级纳税人证书等多项荣誉。 公司生产的“DKL”牌S 型气溶胶灭火装置是依据行业标准规定检验通过的S 型 气溶胶灭火产品,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西安市名牌产品,自投放市场 以来,已成功用于陕西、天津、江苏、福建、广西、河南、四川、湖南、新疆、 辽宁、内蒙古等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众多消防工程,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 民用建筑、电力、冶金、石化、军事和运输等领域的电气设备场所。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