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化工
化妆品中国品牌大热情况调查探讨
发布时间:2013-07-22
今年全国工商联提交的提案中,美容化妆品行业无疑成为其中一个大热门:涉及“美容化妆品行业“的提案,多达十多份。从呼吁政府减税,到“推进中国美容服务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将美容化妆品行业科技成果纳入国家科技成果评价和登记体系”、“筹建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大学”,再到化妆品行业文化和科技创新等等,可谓囊括了全产业链。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跨国化妆巨头衰退大背景下,中国化妆品牌持续多年高增长,双方势力消长已经到了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中国市场经过上海伽蓝集团(旗下拥有美素、自然堂品牌)、上海家化等中国品牌长期市场培育,美容和化妆品需求已经呈现一个井喷状态。根据上海家化最新公告,上海家化在佰草集等旗舰产品推动下,2012年利润预增高达70%。而伽蓝集团自然堂品牌更是以出色的品质和极高的性价比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去年商超渠道的业绩高速增长了近50%。这在金融危机未消退,国内众多行业陷入负增长的状态下,尤其引人瞩目。
伽蓝新研发中心-60种科学验证
按照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的说法,现在已经到了中外化妆品牌势力重新划分的“黎明时刻”。郑春影前不久接受《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以伽蓝集团自然堂、美素品牌为代表的护肤品市场,中外品牌的份额差距已经逐步缩校但在洗护类和彩妆类产品上差距还比较大。不过这种差距,“预计会加速缩校十年之内,中国品牌将全面超越外资品牌居于市场份额领先地位”。郑春影信心十足。
在本届两会上,伽蓝集团作为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中国企业代表,与联想、华为一道,进入了全国工商联的委员提案。截止2012年,我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全年销售额预计突破2000亿元,化妆品消费额已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据统计,美容化妆品行业,已成为继房地产、通讯、汽车、旅游之后的中国居民第五大消费。高增长的市场,亟需政府正确引导、构建适应新发展态势的行业标准。
单就今年两会上的热点提案中的美容化妆品行业来说,不少委员提案中直白政府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美容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受到制约,美容服务企业规范化经营水平,与其它行业相比明显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中三大最突出的弊病就是化妆品30%消费税,远高于日本、韩国。第二是行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远远不够。当然,这同时也加速了行业整合。随着政府日益重视美容化妆行业,以及消费者权益意识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快速升级,不少混水摸鱼型的国内化妆品企业纷纷被淘汰。第三则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能惠及民营企业。此次有委员提案疾呼,在各种美容展览会上看到的中国品牌,不能得到应有的登记和保护。美容化妆品生产厂家到所在地的科技主管部门申请科技成果登记时,科技主管部门因为没有相应的科技成果类别而无法登记和评价。
这些不争的事实都严重打击和制约了相关企业的科技研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美容化妆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伽蓝和上海家化等行业龙头,则从战略上,另辟发展新路。如作为中国化妆品行业业内翘楚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