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化工
市场分析:民族化妆品境地尴尬(图)
发布时间:2013-07-22
400) this.width=400;" border=0>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市场。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国产品牌望洋兴叹,国外品牌几乎将市场蚕食鲸吞,更为尴尬的是,一些著名的民族品牌被国外收购。
近年来,国产化妆品品牌被推到了悬崖峭壁的尴尬境地。国产化妆品品牌不断被外资收购,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2003年底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小护士从此销声匿迹。2008年强生收购大宝,从此“大宝天天见”的广告成为回忆。2010年12月6日,全球最大香水公司科蒂集团以“现金+股权”的方式、收购估值约为4亿美元的丁家宜。
反观被收购的这些品牌,要么被外资同类品牌所取代,要么被雪藏,最终的结果都是淡出人们视野,风光不再。如小护士被卡尼尔取而代之,强生虽然宣布保留大宝品牌,但是消费者仍旧会有排斥的心理。这凸显了国外品牌控制民族品牌发展,争夺市场的发展战略。
收购虽说是市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中国日化产业正逐步成熟,但是更多地还是说明国产品牌面临国外巨头围剿时的无助。很多国产企业不注重研发和技术上的投入,一味搞价格战,甘愿做洋品牌的代工,收取廉价的加工和组装费,不注重品牌建设,处于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最低端,而国外企业则在生产管理上有着成熟和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与国外的竞争中,国内品牌毫无优势可言,被收购甚至是最优决策。但是,长期下去,民族品牌崛起的希望更是渺茫,如果有一天国内市场完全被国外占据,将是多么可怕,民族品牌需要保持警惕之心并以此鞭策不断进取。
国产化妆品行业经历被收购的事件之后,正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收购作为市场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过于强势,然而长期以往,失去价格话语权也未可知。国内品牌的发展,依赖于利用中国元素与文化创造出另一个新的市场、新的产品形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之路。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