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201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3-05-15
    2013年1季度我国汽车外贸运行平稳,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季度,我国出口汽车21.9万辆,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5.1%;价值26.4亿美元,增长8%。

  1季度我国汽车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3月份当月出口同比增速保持个位数增长 我国汽车单月出口量继去年8月份创历史新高后呈现逐月回落态势,今年2月份降为近12个月来最低值,为6.2万辆,3月份当月小幅回升,同比增加13.6%,环比增加23.2%(下图)。
 
一般贸易出口占9成以上,且增速高于同期总体水平。今年1季度,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20.5万辆,增加29.7%,高于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体增速4.6个百分点,占

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93.6%。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万辆,下降7.6%,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4.7%。
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回落,私营企业出口高速增加。今年1季度,我国国有企业出口汽车9.1万辆,增加16.9%,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4.6%回落至41.7%。同期,私营企业出口6.1万辆,增加51.1%,比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体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7.9%。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3万辆,增加17.4%,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9%。


  阿尔及利亚为出口最大市场,对智利出口增势迅猛。今年1季度,我国对阿尔及利亚出口汽车3.5万辆,增加33.4%,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6%,为我国汽车第1大出口市场。同期,对智利出口2.1万辆,增加1.1倍,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9.6%.此外,对巴西出口0.8万辆,激增3.4倍。


  小轿车出口占据主导,出口主要品种普遍呈量增价跌态势。今年前1季度,我国出口小轿车10.5万辆,增加30.8%,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48%,出口平均价格为每辆7152.4美元,下跌11.3%。同期,出口货车6.9万辆,增加7.8%,占同期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1.5%,出口平均价格为每辆1.2万美元,下跌2.9%;出口小客车2.4万辆,激增1.1倍,出口平均价格为每辆7331.5美元,下跌12.9%。


  主要出口市场消费需求提升,带动国内汽车出口量增加。


  据统计,第一季度南非新车累计销量为163,239辆,同比增长4.1%[1];智利新车销量继1月同比增加22%后,2月销量持续走高,达2.8万辆,同比增加19%;尽管俄罗斯今年3月轻型车销量出现4%的同比跌幅,第一季度增长不足1%。但中国车企总体表现突出,尤其是长城和吉利,3月和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幅均在50%至90%之间。我国汽车主要出口市场消费需求的提升,带动了国内汽车出口量增加。


  合资车企加速在华扩张产能  价格战将倒逼自主品牌更倚重出口


  在自主品牌开拓中高级市场的同时,合资车企加速在华扩产步伐,且自主车“大本营”的A级车市场格局逐步被打破。近年来,各大主流合资车企相继宣布在华新工厂的投产或即将投产,日前大众汽车CEO马丁·文德恩在年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数年内大众将在全球兴建至少10座新工厂,其中7座将建在中国。随着进口品牌国产事宜相继落定,产能扩张同步到来,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将近两年来各大汽车企业公布的产能建设规划进行累加,2015年我国汽车产能有可能达到4000万辆,远远超出此前业界预测的2500万辆。      


  不仅如此,上海大众、东风标致、奔驰三大合资车企纷纷涉足A级车市场,合资品牌产品价格下压、攻势强劲引发市场对自主品牌的担忧。其中,上海大众昕锐的预售价格低至7.98万元至10.98万元,直接威胁到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并且在日系车遭遇挫折之时,上海大众趁机抢占了更多南方城市市场,更将目光瞄准自主品牌更为重视的二三线城市市场,合资与自主面临全新的“贴身肉搏”。


   产能过剩引发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车企以价换量行为在所难免,盈利情况备受挑战。据路透社称,在中国市场,价格低于10,000美元的“朴素”低价车属于吸引新一代购车者的主要细分市场,预计未来两年销量将增长近40%,日本车企为在该细分市场同中国本土车企以及其他外资车企展开竞争,计划寻求推进在华本土化生产以控制成本。目前自主品牌已经临近盈亏平衡点,很难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而合资车企的利润率相对仍然高于国际水平。激烈的竞争会导致市场格局发生变化,预计未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将扩大出口作为消化产能的重要途径,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加。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