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装备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呈现出多个下游领域 共同发展的特征,公司数控钢筋加工装备主要用于高速铁路及公路、装配式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地下管廊等下游行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 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近年来我国铁路及公路的建设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大量购置或更新 其钢筋加工装备,为钢筋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 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 铁路网规模达到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 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 万公里左右, 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展望到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 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 万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 万公里,年均增长率11.6%。中西部路网规模达到9 万 公里左右,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模达到2,000 公里左右,建设支线铁路约 3,000 公里。

工程机械分析报告显示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0 年,将基本建成安 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覆盖加密拓展。高速铁路 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 万以上的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 机场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 万以上的城市,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沿 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稳步增加,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城市轨道交 通运营里程比2015 年增长近一倍,油气主干管网快速发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 达到540 万公里左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8 年9 月印发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务院要求各部委、各地政府加快实施《“十三五”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加快重点干线铁路项目建设进度,缓解部分区段货运能力紧张,提升 路网运输能力。
在铁路及公路建设领域,数控钢筋加工装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施工过 程会使用大量同种规格的钢筋组件,相较于手工加工钢筋,使用数控钢筋加工装 备标准化、批量化加工钢筋,能显著提升钢筋组件质量及加工效率。中国中铁、 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甘肃路桥等数百家建设单位采购公司生产的数控钢筋弯箍 机、数控钢筋弯曲机、数控钢筋网生产线、数控钢筋桁架生产线、数控钢筋笼生 产线等装备用于批量化生产铁路、公路建设所需的箍筋、成型钢筋、钢筋网、钢 筋桁架、钢筋笼等钢筋组件。报告期内随着我国对铁路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持续 投资,公司在铁路及公路的销售收入增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