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2-08-03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产业政策。随着国家循环经济目标的进一步推广,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环保政策不断实施,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并兴建节能建筑已经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和堆存占用宝贵土地,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城乡建设发展对建材产品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
 
2009 年5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与珠三角、北与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进入快步发展时期。《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把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无疑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将为大型全自动砌块成型设备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2 年3 月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支持和鼓励研发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水污染治理装备、固体废物处理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以及环境应急装备等7 大类96 项产品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环保装备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污染物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发展环保装备是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趋强化,“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发展环保装备产业,生产出更多治理效果好、能源消耗少、运行成本低的环保装备,有助于完成国家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环保装备是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装备是环保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加快发展环保装备对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旨在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全面提升环保装备产业水平,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大型全自动砌块成型设备作为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要环保装备,得到了政策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发展。
 
(2)“禁实限粘”力度加大
 
为保护耕地资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禁实限粘”必须以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政策。随着全球对于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禁实限粘”将逐渐加大。特别是 2008 年以来,为按期实现2008 年底、2010 年底的“禁实限粘”调控目标,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更为严厉的“禁实限粘”政策。其中,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已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禁止和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空心粘土砖等粘土类墙体材料。
 
2011 年11 月28 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 年,要在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000 亿块标准砖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实心粘土砖的市场将逐渐由新型墙材来代替,上述政策力度的加大将有利于新型墙材,特别是砌块产品的推广和发展。
 
(3)下游行业投资增长
 
近年来我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必然带动对建材生产设备的大规模需求,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本行业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增加的发展期。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市场认知和无序竞争
 
目前,市场上冠以“砖机”、“压砖机”、“免烧砖机”名称的墙体材料设备多达十数种,很多设备也在宣传利废、节土,实质上,其产品很难达到建筑质量要求且掺渣量有限。但是,目前这类设备利用了当前墙改压力大、市场认知困难的局面,采用低价销售的办法,给市场带来了无序竞争。
 
(2)下游行业企业不规范,影响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采用砌块成型装备生产新型墙材的企业数千家,其中部分小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低质、低价”的产品冲击市场,甚至少数企业采用不合格原料以及填充料降低成本,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