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酒店
影响国内商旅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发布时间:2016-03-30
(1)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从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经验来看,国民经济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变和拉动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国内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旅游总人数和旅游业相关收入将继续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2)行业扶持政策不断推出
旅游业作为我国的朝阳行业,相关行业政策已将其提升至拉动国内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社会就业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
2006年,中国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目标。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1年12月26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把“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具体规划目标为:到2015年,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万亿元,年均增长10%;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2012年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并明确提出“支持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符合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发行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
安徽省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地方政策和规划,对安徽省地方旅游给予了大力支持。
201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国内旅游行业政策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和持续完善,旅游行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将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活动增加的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总体上已进入小康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购买力大大增强,消费观念加快与国际接轨,消费结构开始升级换代,正在从以基本生活品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温饱型消费向以服务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小康型、富裕型消费转变,一些发展性、享受性的服务消费正成为新的热点。作为发展性、享受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消费需求,它具有增加阅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发展智力和体力等功效,是一种物质性和精神性消费的综合体。近年来旅游消费正逐渐成为人们最普遍的休闲方式和消费行为。旅游行业整体的景气度继续高涨也有力地说明旅游业已经成为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典型受益行业之一。
另外,节假日改革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旅游业节假日集中消费的结构,为我国居民的出游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闲暇时间和制度保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长期推动力,将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的发展与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均衡旅游行业的季节性特征。
(4)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交通是否便利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影响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景区周边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国内外航班不断增加,城际铁路日渐增多,高速公路遍布全国各地,旅游目的地的易达性不断提高,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国内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使得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和舒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