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口酒店用品采购基地
2011年2月,“中国饭店用品采购基地”正式落户汉口北批发第一城,成为中国饭店业采购供应协会在中部地区的唯一全国性采购基地。
包括武汉在内的中部地区酒店行业发展迅速,加上东南沿海采购业正在向内地大规模转移,中部酒店用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前景十分可观。武汉市原有酒店用品市场的分布零散、区位不合理、供应品种单一、规模效应不集中,因此均不理想。武汉是辐射中部地区的最佳地点,在这里设立统一采购中心非常合适。
同时,湖北地区百家星级酒店、连锁酒店也与汉口北批发第一城签订了酒店用品采购协议。按相关协议,中国饭店业采购供应协会将整合行业优势,促进采购基地及物流体系尽快形成。
“中国饭店用品采购基地”落户后,武汉酒店用品年采购量将达到10亿元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中地区酒店用品采购总部。
二、酒店用品产业持续走强
酒店用品产业受惠于经济快速增长和旅游酒店业的持续走强,国内酒店用品行业迎来了黄金般的发展机遇。近几年,一批酒店企业破茧而出,拓展出一片天地。珠三角以制造业著称,是中国最大的酒店用品制造和出口基地。多家大型酒店用品专业市场汇聚番禺,将这一制造业优势延伸至经营优势,大规模、全品种、专业服务的“组团效应”凸显,辐射力惊人。同时经济型酒店对酒店用品的个性化需求更为突出,这也将给酒店用品业带来更广阔、更具潜力的市场发展空间。旅游饭店业和酒店用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这些都给中国酒店用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中国酒店用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各种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酒店餐饮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五星、四星级酒店鳞次栉比,耸入云霄,三星、二星级酒店更是不计其数,预计到2013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0000亿元,餐饮业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柱。中国餐饮业的高速发展,也将极大带动酒店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宾馆和酒店设备及用品厂商提供了巨大市场。另外,我国酒店用品产业向外辐射的能力也不可忽视,此次,因美国次贷所引发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给酒店用品产业带来了一些影响那也是有限的,但是,内需一直保持旺盛的,特别是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后旅游潮的区域性拉动,对酒店用品产业的供需无疑是一个互补,中国的酒店用品产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三、杭集酒店用品跻身百强
从2008中国产业集群大会暨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杭集镇酒店日用品产业集群入选百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和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课题组,在全国上千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县域集群中,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撑、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政府角色等六类标准和百余项指标中,对集群竞争力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进行综合评价和相近产业集群的横向对比评选出百强。
杭集镇酒店日用品产业是我市日化旅游用品的主导产业,产量占全国酒店总用量的70%左右,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产业集聚度、知名度,都堪称全国第一。
四、酒店用品企业掀“低碳环保风”
2011年1月21日,明辉、两面针、罗来雅等超过300家中国客房洗漱用品企业签署支持了低碳环保责任倡议活动,还向全国酒店发出低碳采购倡议:建议酒店适量配置,适当减少香皂、洗发露、沐浴露等产品的克重,减少浪费;建议酒店简化产品包装,杜绝过度包装、重复包装;建议酒店尽量选用大容量洗发露、沐浴露等产品。
倡导环保不应该以牺牲顾客满意度和舒适度为前提,而生产并使用绿色环保的酒店用品或许才是未来的出路。
旅游业作为中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低碳旅游才是可持续的旅游业,只有坚持城市、生态、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才是我们最终实现的目标。客房洗漱用品生产企业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应当积极选用可降解原料、积极开展洗漱用品绿色回收、积极向旅客宣传低碳出行等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