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种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4-04-11
       大公司并购重组推动行业整合,集中度不断提高。从孟山都、先锋、先正达三巨头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不断的并购重组,向国际化、规模化、跨行业方向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方向。由于种子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种业公司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种和创新,而品种和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快速发展的背后必须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持。因此一些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种业公司逐渐被规模大、业务多元化、综合实力强的大集团兼并,种业巨头在不断的兼并收购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全球CR10市场集中度已从1985年的约15%上升到现在的73%左右。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产品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种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
 
      育种研发是种业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巨头们不惜重金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种子行业非常适用,公司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研实力和科研人才的竞争。前有先锋公司依靠杂交育种技术成为种业老大,后有孟山都抓住生物育种快速发展的机会成为行业新王者,都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其巨大的研发投入以及前瞻性的研发战略基础之上的。孟山都、先锋、先正达2011在育种研发(包括生物育种)上分别投入了13.8亿、10.3亿、4.2亿美元,分别占其当年种子销售收入的12%、11%、13%,都远远超过行业平均5%-7%的水平。除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之外,各大公司还充分利用自家的专利、种质、技术等进行交叉许可、技术共享、合作研发,在合作的同时还大打专利战,把手中的技术和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以转基因技术为主的生物育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常规育种以杂交技术为核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但在杂种优势已经利用得非常充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生产力的空间已经不大;生物育种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品种选育过程更加高效、精准、直接,育成的品种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大,因此已成为种业巨头的的重点发展方向。从孟山都在1996年推出首个转基因大豆产品开始,先锋、先正达、拜耳、陶氏益农等各大企业也都推出了自己的转基因产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众多品种。经过16年的发展,2011年转基因农作物遍及全球六大洲29个国家,总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比中国耕地总面积还要高出30%。暂不考虑其带来的诸多争议,仅从商业前景的角度来看,转基因技术必定将带动行业新一轮的大发展。我们将在后文专题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