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光农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昌平区十三陵的观光采摘果园为起点,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主要以大型农业观光(休闲)园及以景区为依托的休闲庄为主的发展特点。如少儿山庄、小汤山农业园、慕田裕渔村、锦绣大地农业科技园、平谷湖洞水景区等。另外,截至2006年,北京市共建成观光农业景区119个,年接待游客近640万人次,获得经营性收入超过34亿元,目前正在由传统的观光、采摘为主的传统观光模式向以体验参与为主的休闲度假模式发展。特别是以开发乡村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游,,逐渐形成后正在壮大。
通过多年发展,根据北京市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4个圈层(城市发展圈、近郊圈、中郊平原圈、远郊平原圈)、8个地带的分布规模。
观光农业在最近这几年,迅猛的发展起来,很多地区都开始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将观光和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了人们旅游的新去处,而且广受人们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