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在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监管环境的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6年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等,其中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危害最大,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
引起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挥发性有机物、颗粒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碳氧化物等,上述各污染物的种类及主要危害情况如下:
1、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成分,通常指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大于0.1mmHg,沸点在50~260摄氏度之间、分子量较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VOCs主要由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香烃以及他们的含氧、氮、硫、卤素的衍生物等化合物组成,在大气中分布广泛、组成复杂。由于大多数VOCs气体具有较活跃的光化学反应活性,不仅能够通过参与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和过氧乙烯硝酸酯(PAN)等氧化性很强的污染物,引起光化学烟雾, 还能够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间接影响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气候。此外,一些VOCs气体还具有毒性和刺激性,能够直接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VOCs气体污染是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目前大气污染研究的主要前沿内容。
VOCs气体可以引起人体多个系统及器官功能的失调,如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肝肾等器官都具有毒性;除了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外,VOCs还可以通过与大气中的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或者化学活性强的中间产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间接影响,如臭氧浓度升高、光化学烟雾、灰霾天气增多等环境问题。一些光化学反应活性高的VOCs在排放到大气中后,通常参与单分子反应、同位异构化、重新组合和光氧化等竞争过程并形成中间产物,如碳氢化合物分子通过光分解等过程形成的自由基、过氧基等既是洛杉矶型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诱因,又是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主要原因。有些中间产物还可以对空气中的一些化学反应起到催化作用,使得NO加速转化为NO2,通过与大气氧化性物质产生系列反应,最终形成二次污染物粒子,诱发酸雨等灾害。
除上述影响外,VOCs还会延长天然气排放的甲烷的寿命,增加臭氧背景值, 影响全球碳循环。VOCs还是重要的次级温室气体,对全球的温室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臭氧以及增加或减少对流层中OH自由基的分布,并因此扰乱甲烷的分布。
2、颗粒污染物等其他大气污染
根据《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仅有9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比仅为29.30%;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比为70.70%。338城市发生重度污染2311天次,严重污染802天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74.20%,以PM10 为首要污染物的占20.40%,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占5.90%。
受益于我国强制推行的工业废气治理政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呈现了下降趋势,但由于我国工业规模庞大,相关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基础仍然居高不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下降,2017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1年下降了60.53%和47.64%,分别为875.40万吨和1,258.83万吨。烟粉尘排放量2011年至2013年基本保持稳定, 在2014年同比上升36.20%后,2015年开始同比下降,2017年达到796.26万吨,较2014年下降了54.26%。虽然主要大气污染物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基数较大,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报告:
2020-2026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