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央视率先应用 5G 网络实时回传深圳、长春等分会场的现场镜头到北京总台,而这些 4K 超高清视频画面全程流畅无卡顿,传输效果稳定,充分展示了 5G 的高速率、低时延等特点。
春晚的精彩文艺表演长达数小时,5G 技术被全面应用在节目的制作、分发、传输以及改善用户体验上,成为本台春晚的最大科技亮点,同时也预示着 5G 技术未来大规模应用的广阔前景。
大放异彩的背后,是一个蓬勃生长的 5G 产业生态圈。
国内 5G 发展脚步加快
过去的 1G 到 4G,主要以满足人与人之间通信的人联网为主要场景,但 5G 网络将满足万物互联,开启新一轮信息网络革命。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报告显示根据中国 IMT-2020 ( 5G ) 推进组的部署,5G 商用进程被划分为 4 个阶段,即 2016 年的标准研究阶段、2017-2018 年的技术验证阶段、2018-2019 年的建设阶段和 2020 年以后的商用阶段。
按照上、中、下游来划分,整个 5G 产业链包括上游基站 ( 含基站射频、基带芯片 ) 、中游网络建设 ( 网络规划设计、优化、维护 ) 和下游产品应用及终端产品应用场景构成。
目前,除了在芯片方面稍显弱势,国内 5G 产业在政府支持、市场能力、网络部署、应用开发等方面均已处于世界前列。
本次春晚应用 5G 技术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仅仅是 5G 技术近年来在商用领域的又一次成功探索。之前的 4G 网络很难满足 10M、20M 以上的回传需求,而借助 5G 网络,春晚实现了稳定的 80Mbps 的无线上传能力。
在此过程中,华为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的 5G 网络服务保障,也足以证明中国在 5G 领域已经具备进入商用阶段的实力。
实际上,国内多地正在加快进行对 5G 应用的布局,5G 开始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带来的巨大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新年伊始,四川成都就宣布在成都地铁 10 号线开通了全国首个 5G 站点。在这里,地铁站全面覆盖无限 WIFI,而且信号更强,速度更快,下载速度最快达到 600M 每秒钟,差不多一分钟就能下完一部蓝光电影。
早在去年,名为 " 阿波龙 " 的 " 无人驾驶公交车 " 就已经在北京海淀公园上路。" 阿波龙 " 满载可乘坐 7 到 8 人,考虑到公园人多,因此这辆车目前的速度是每小时 10 公里,安全距离为 5 米,其他方面则与小型公交车差别不大。
有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将进行 5G 商业推广,部分地区也会发放 5G 临时牌照。
业内也预测,5G 技术将在 2019 年推出云 VR/AR、车联网、智能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的预商用产品。
中国 5G 市场将达万亿规模
5G 时代正加速到来,5G 终端应用也正加快走入人们生活中。
在国家政策和各项资本的投入之下,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对 5G 的建设热潮。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在去年 11 月举行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预计到 2025 年,5G 将覆盖全球 40% 人口,中国有望成为未来最大的 5G 市场。
面对 5G 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可观机遇,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不断加码相关政策。
被举世看好的中国 5G 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报告_2019-2023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工信部下属中国信通院《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20 年,5G 间接拉动 GDP 增长将超过 4190 亿元 ;2030 年,5G 间接拉动的 GDP 将增长到 3.6 万亿元。
这份白皮书指出,5G 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主要是来自于运营商、用户和其他企业在设备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出,间接拉动则体现在 5G 技术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去年 5 月 15 日,赛迪顾问在自己发布的有关中国 5G 产业与应用发展的白皮书中提到,预计到 2026 年,中国 5G 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15 万亿元,比 4G 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高出近 50%。
赛迪顾问预测,到 2026 年,5G 在光纤光缆、光模块、网络规划运维三方面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 889.2 亿、997.5 亿和 1300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