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2018-2019年汽车电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31
1、汽车电子的分类

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制造技术的结合。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 汽车工业的不断变革,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极大推动了汽车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成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环保需求的核心动力。
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分为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系统和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前者需要和汽车上其他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直接影响汽 车的整车性能和安全性;后者则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与汽车本身 性能并无直接关系。
2、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概况与需求分析

(1)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发 展,以及消费者对安全性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产业增速加快,逐渐成 为各大整车厂商差异化竞争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电子技术主导着汽车技术进步的方 向,未来汽车技术的竞争将越来越多表现为汽车电子技术的竞争。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 展本身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演变,在此过程中, 汽车电子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拓展。
汽车电子报告显示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传统汽车市场,也是汽车电子产 业的技术领先者,掌握着国际汽车电子行业的核心技术,并孕育了包括大陆、电装、德 尔福等在内的一批全球汽车电子巨头。根据德勤咨询的相关研究,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 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速,且高于整车市场。
从我国汽车市场来看,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根据前瞻数据库 发布的数据,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从2012 年的2,800 亿元增长至2017 年的5,400 亿 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4.04%。未来,在汽车产业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背景下,随着本土 企业研发实力、生产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前 景可期。
2012 年-2017 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日益提升
汽车技术70%左右的创新源自于汽车电子,汽 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整车水平的主要标志。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预测,全球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预计将由2015 年的40%上升到2020 年的50%。 目前,对于不同类型汽车,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尽相同,其中在紧凑型乘用 车成本中的占比达到15%,中高端乘用车占比达28%,混合动力乘用车占比达47%,纯电动乘用车占比达65%。
全球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
汽车电子在不同车型的成本占比
(3)汽车电子各细分产品发展态势各异
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技术更新周期逐渐缩短,不同汽车电子产品所处生命周期 各有所异。
从发展阶段来看,以传统仪器仪表、被动安全装置及悬架控制系统等为代表的汽车 电子产品发展较早,已经处于成熟期,具有较为稳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以车载信 息娱乐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等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产品则处于快 速成长期,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3、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电子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近年来,对行车安全性的追求催生了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的快速发展,对 舒适性的需求催生了车载娱乐和车载通讯的迅速成长,从而推动了汽车智能化、电动化 发展,为汽车电子孕育了巨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汽车行业不断推陈出新,汽车电子化程 度亦持续提升,汽车电子已成为汽车技术革新的重要驱动因素,被视为衡量整车技术水 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德勤咨询的相关研究,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 增速,且高于整车市场。
(2)技术创新促使单位成本下降,汽车电子逐渐向中低端汽车渗透
汽车电子报告_2012-2016年汽车电子行业投资市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以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汽车电子原材料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引发了汽车电子产 品单位成本的下降、产品功能日益多元化、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过去应用在高端车上的 汽车电子产品逐渐向中低端汽车扩展。同时,汽车的智能化和节能化发展亦不断推动车 联网的发展,促使汽车从简单的驾乘工具逐渐发展成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个智能终端, 从而为汽车电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孕育良机。
(3)中国汽车电子企业竞争力日益提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中国已成 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与此同时,我国本土汽车电子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技术 积累,整体研发能力、生产工艺水平和专业人才素质也有了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本土 汽车电子企业在研发水平和制造工艺上不断提升竞争力,并逐步开始进入国际汽车电子 的产业链。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