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1)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2016 年3 月,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指出,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 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 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 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7.8%的快速增长,“十三五” 期间,我国经济还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 础上,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主要经济 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化和信息 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宏观经济环境。
(2)我国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趋势,在全球经济新形势及国民经济新常态下, 加快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 行业、不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仍占据主要地位,自动化、 智能化水平较低。我国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 求,已着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 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 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 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将加大。
目前,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 发展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高端制造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已经成为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3)智能制造装备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0 年10 月,国务院首次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此后,国家相继颁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 级规划(2011-2015)》、《智能制造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 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 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 动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等一 系列产业政策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 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 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 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并 要求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 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未来5-10 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到2020 年,将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
智能制造报告_2019-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及行业供需格局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建立完善的智能制 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 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 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 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智能制造 装备产业蓬勃发展。
(4)智能化生产概念不断渗透,下游应用领域扩张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市场需求稳定增 长
一般情况下,人力成本占比高、工序重复性较强且精度要求较高的企业或生 产制造环节一般会主动提出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需求,以求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随着先行者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及良好生产效果的 逐步呈现,同时随着设备制造商生产规模的扩大、经验逐步累积,智能装备的性 能将进一步优化、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推动智能装备的优势逐步渗透至其他行 业,下游应用领域扩张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及电子行业。以汽车行业为例,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4 年-2017 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约 达7.42%,2017 年销量达约2,912 万辆,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与汽车销量高 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3,100 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制造业 投资增速5.4 个百分点。下游产业投资的稳步增长将进一步带动其对智能制造装 备的需求,从而给本行业增长带来有利影响。
(5)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进步及国产化替代进程进一步加快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内的一些重点企业正集中力量加快突破 系统软件、关键工艺、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这将有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及装 配水平的提升。智能装备制造业对应的产业配套能力也得以大幅提升,全产业链 呈现同步发展的局面,这将有利于国内企业突破国际厂商的技术垄断,有利于改 善国内整体装备质量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
2、2015-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1)国际厂商的先发优势仍然明显,国产智能制造装备品牌建立仍需一定过程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产品技术水平长期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市场主要 被知名国际厂商主导,市场份额大部分也被国际品牌占有,行业发展对外依存度 仍然较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对本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智 能装备制造厂商,凭借其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通过集成创新、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乃至于原始创新等方式,获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抢占了部分市场 份额,但短期内仍难以改变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由国外知名厂商主导的现状。国内产品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仍需要经历必要过程,国产品牌的建立也需经历逐步 被客户认可的过程。
(2)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知名度低,实力偏弱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知名度低,实力偏弱, 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竞争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技术研发实力的积 累,设计研发人员的引进或培养,具有战略效益的研发项目的推进等,都需要大 量资金支持,如果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来进行投入,不利于具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 业迅速做大做强。
(3)智能制造装备专业人才紧缺
智能装备制造业多为定制生产,项目研发、设计、加工、装配等过程中包含 了较多的客户个性需求,这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 求,具体包括机械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设计、精密配件加工、精密装配、项目 管理等环节的人才都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由于我国智能装备行业起步相对较 晚,人才培养和积累相对不足,高端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 了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