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IT
2022-2024年中国视频会议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2-09-01
2022-2024年中国视频会议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 【报告名称:】2022-2024年中国视频会议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 【报告格式:】纸质版/电子版
-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 【中文版价格:】纸质版:7600元 电子版:7800元 纸质+电子版:8000元
- 【联系电话:】166 199 87910
- 【联系人:】龙经理
报告摘要
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全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达到9.7亿美元(约合62.7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较2020年同比仅增长2.9%。其中,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同比增长8.5%,达到7.4亿美元(约合47.9亿元人民币);云会议市场同比下降11.8%,达到2.3亿美元(约合14.8亿元人民币)。这是自2010年IDC开始追踪云会议市场以来的首次市场规模下降。IDC认为,一方面,云服务商的持续免费模式,导致了传统中小企业客户的续费率下滑;另一方面,大型政企项目拓展周期较长,业绩释放仍需时间。
从产品分类来看,硬件视频会议终端市场在去年较高的基数之上,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市场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智慧屏类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挤占了传统视频会议终端市场空间。此外,随着视频会议利用率的提高,带动了硬件视频会议平台产品(MCU、会管等)的扩容需求,从而带动平台产品市场增长高于平均增速。
云会议市场罕见的下降。一方面,云服务商的持续免费模式,导致了传统中小企业客户的续费率下滑;另一方面,大型政企项目拓展周期较长,业绩释放仍需时间。尽管如此,云会议市场规模下降幅度依然大于预期。同时,我们也看到具有一定硬件会议终端注册规模的云平台服务商依然保持了稳定的业务增长。短期来看,“云+端”策略是提升客户粘性以及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从厂商份额来看,硬件视频会议市场集中度依然较高。华为、科达、Poly、中兴、小鱼易连依然占据市场前五名位置。同时,IDC也看到,随着其他厂商产品的持续迭代,市场的集中度逐渐趋于分散,其中罗技、亿联、华创视讯、锐捷智慧等厂商的竞争力逐渐提升,促使硬件视频会议市场激发新的活力
IDC 中国电信和物联网助理研究总监崔凯表示, 展望未来,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将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其中,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的轻量化和云适配将是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发展的关键。此外,依然看好云会议市场未来的发展,随着长尾客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用户为体验付费意愿的增强,云会议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随着云会议在垂直行业应用路径的逐渐清晰,未来也将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报告目录
2022-2024年中国视频会议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章 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概述 11
1.1 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介绍 11
1.1.1 视频会议系统的定义 11
1.1.2 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透析 11
1.1.3 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组成 12
1.1.4 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领域 14
1.1.5 视频会议对企业运作的影响 14
1.2 视频会议的分类及比较 16
1.2.1 软件视频会议 16
1.2.2 硬件视频会议 16
1.2.3 视频会议系统产品的比较 16
1.3 高清晰视频会议的概念及优点 18
1.3.1 高清晰视频会议的含义 18
1.3.2 H.264高清视频会议产品简析 22
1.3.3 高清视频会议的主要优点 23
1.3.4 高清视频会议和高清电视的辨别 24
第二章 2016-2018年视频会议市场分析 26
2.1 视频会议市场总体发展概况 26
2.1.1 视频会议市场发展的驱动力剖析 26
2.1.2 我国视频会议市场呈现四大特征 27
2.1.3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 28
2.1.4 视频会议的主要用户群分析 29
2.1.5 我国视频会议应用市场的变化分析 30
2.1.6 云计算给视频会议带来的积极变化 30
2.2 2016-2018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发展现状 33
2.2.1 视频会议市场发展分析 33
2.2.2 视频会议市场发展动向 34
2.2.3 市场品牌与产品格局 35
2.2.4 云视频备受青睐 35
2.3 2016-2018年软件视频会议市场的发展 36
2.3.1 软件视频会议产业异军突起 36
2.3.2 软件视频会议迅速崛起的原因 37
2.3.3 软件视频会议的基本应用模式解析 38
2.3.4 软件视频会议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9
2.3.5 软件视频会议市场应用前景看好 42
2.4 2016-2018年高清视频会议市场分析 45
2.4.1 高清视频会议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45
2.4.2 高清视频会议行业的发展概况 46
2.4.3 高清视频会议步入实际推广应用阶段 51
2.4.4 光纤普及利好高清视频会议市场发展 53
2.4.5 高清视频会议发展面临的障碍 55
2.5 2016-2018年视频会议市场的竞争状况 56
2.5.1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56
2.5.2 视频会议市场竞争主体战略动向 59
2.5.3 视频会议市场本土企业发展形势 64
2.5.4 “高清”成视频会议市场竞争新焦点 65
2.6 视频会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6
2.6.1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面临的挑战 66
2.6.2 视频会议实际应用面临的阻碍 67
2.6.3 视频会议发展应重视品牌兼容 68
第三章 2016-2018年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支撑与标准 71
3.1 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发展概要 71
3.1.1 视频会议技术的演变历程 71
3.1.2 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走向剖析 72
3.1.3 视频会议系统面临的技术障碍 74
3.1.4 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实现探讨 76
3.1.5 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体系探究 80
3.2 IP视频会议技术全面解读 83
3.2.1 IP视频会议的标准浅析 83
3.2.2 与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比较 85
3.2.3 IP视频会议系统的构成解析 85
3.2.4 IP视频会议质量的保障机制 87
3.3 高清视频会议的技术详解 91
3.3.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介绍 91
3.3.2 高清视频会议主要技术解析 93
3.3.3 高清视频会议的技术要求 97
3.4 企业视频会议系统新技术介绍 98
3.4.1 LPR(丢包恢复)技术 98
3.4.2 还原现场技术 100
3.4.3 网络流媒体QoS 101
3.4.4 状态呈现(Presence)的实现 102
3.4.5 协议和标准的兼容 103
3.5 视讯会议业务组网协议发展综述 106
3.5.1 视讯业务领域组网协议发展简析 106
3.5.2 H.320协议的基本分析 106
3.5.3 H.323协议具体介绍 107
3.5.4 SIP协议基本解读 108
3.5.5 组网协议的综合发展评析 109
3.6 视频会议系统的音频技术分析 111
3.6.1 视频会议音频效果的影响因素剖析 111
3.6.2 探讨软件视频会议中的回声处理方案 119
3.6.3 视频会议音频干扰的处理技术探究 119
3.6.4 视频会议中的同声传译系统设计要点 120
第四章 2016-2018年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状况 123
4.1 企业应用 123
4.1.1 企业视频会议应用占据市场主要地位 123
4.1.2 视频会议系统在中交集团的应用透析 124
4.1.3 视频会议系统在中国重汽的应用个案 125
4.1.4 视频会议系统在长安汽车的应用简析 126
4.1.5 视频会议系统在河南冶金企业的应用简析 127
4.2 金融行业应用 129
4.2.1 金融行业视频会议的应用需求 129
4.2.2 人寿保险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概况 129
4.2.3 民生银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全面部署构建 130
4.2.4 招商银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平台构建详解 135
4.2.5 兴业银行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浅析 138
4.3 公检法应用 140
4.3.1 视频会议在公安部门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140
4.3.2 视频会议系统在江西公安的应用简况 141
4.3.3 佛山市公安机关视频会议应用解析 142
4.3.4 福建公安扩大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应用范围 143
4.3.5 甘肃公安消防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高清化改造 144
4.4 电信邮政行业应用 145
4.4.1 视频会议系统在自贡移动公司的应用简析 145
4.4.2 常德移动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146
4.4.3 国家邮政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部署架构 148
4.4.4 长治邮政视频会议应用案例剖析 150
4.5 军队政府应用 153
4.5.1 政府机关视频会议系统需求浅析 153
4.5.2 山东地税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剖析 154
4.5.3 黑龙江省委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剖析 155
4.5.4 视频会议系统提升四川藏族区政府执政管理能力 159
4.5.5 浙江省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开通运行 160
4.6 教育行业应用 161
4.6.1 中国教育行业视频会议的应用普及状况 161
4.6.2 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161
4.6.3 远程教育视频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剖析 164
4.6.4 同济大学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剖析 165
4.6.5 湖南省考试院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平台详解 167
4.7 医疗卫生行业应用 170
4.7.1 远程医疗与视频会议发展概述 170
4.7.2 医疗行业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概要 172
4.7.3 医院教学与会诊系统设计难点及方案 173
4.7.4 南方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方案探讨 175
4.7.5 山东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方案剖析 176
4.8 其他应用 177
4.8.1 视频会议在电力应急状况的应用分析 177
4.8.2 公路交通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案例评析 178
4.8.3 上海河道管理所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介绍 181
4.8.4 视频会议在石油生产中的应用成效简析 183
4.8.5 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提升锦州港管理水平 185
第五章 2016-2018年视频会议重点企业分析 188
5.1 思科 188
5.1.1 企业发展概况 188
5.1.2 2016财年思科经营状况 188
5.1.3 2017财年思科经营状况 192
5.1.4 2018财年思科经营状况 195
5.1.5 思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概况 199
5.1.6 思科网真产品创新发展动向 202
5.2 宝利通(POLYCOM) 202
5.2.1 企业发展概况 202
5.2.2 宝利通经营状况 203
5.3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8
5.3.1 企业发展概况 208
5.3.2 经营效益分析 209
5.3.3 业务经营分析 211
5.3.4 财务状况分析 212
5.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215
5.3.6 公司发展战略 216
5.3.7 未来前景展望 216
5.4 深圳市迪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218
5.4.1 企业发展概况 218
5.4.2 经营效益分析 218
5.4.3 业务经营分析 221
5.4.4 财务状况分析 221
5.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224
5.4.6 公司发展战略 225
5.4.7 未来前景展望 225
5.5 华为 226
5.5.1 企业简介 226
5.5.2 华为公司发展动态 226
5.5.3 华为发布新高清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227
5.5.4 华为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创新 233
5.6 视高 233
5.6.1 企业简介 233
5.6.2 视高云视频会议发展概况 234
5.6.3 视高进军手机视频会议业务 235
5.7 其他企业 237
5.7.1 华三 237
5.7.2 科达 240
5.7.3 网动 262
5.7.4 誉融科技 263
第六章 2018-2022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65
6.1 视频会议市场未来前景展望 265
6.1.1 全球视频会议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65
6.1.2 中国视频会议产品需求前景分析 265
6.1.3 未来视频会议产品将呈现四大特征 266
6.1.4 未来视频会议行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269
6.1.5 2018-2022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发展预测 270
6.2 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趋势 271
6.2.1 影响视频会议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技术 271
6.2.2 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走向探讨 276
6.2.3 网真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278
图表目录
图表 1 视频会议系统基本组成 12
图表 2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3
图表 3 2013年和2018年中国视频会议各细分市场构成化 57
图表 4 视频会议在政府部门的应用 58
图表 5 基于云计算的视频会议系统架构 59
图表 6 视频会议系统行业竞争主体分析 61
图表 7 IP优先级 114
图表 8 IP包序重排 114
图表 9 IP包重复控制 115
图表 10 抖动控制 115
图表 11 丢包重传 116
图表 12 民生银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二期目标网络拓扑图 131
图表 13 民生银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网络拓扑图 132
图表 14 民生银行全公司视频会议系统(二期)传输层 135
图表 15 自贡移动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组网图 145
图表 16 国家邮政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部署架构 148
图表 17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视频会议系统组网图 170
图表 18 华为石油天然气行业高清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184
图表 19 华为石油天然气行业高清视频会议方案架构 185
图表 20 华平股份经营效益分析 209
图表 21 华平股份业务经营分析 211
图表 22 华平股份财务状况分析 212
图表 23 迪威讯经营效益分析 218
图表 24 迪威讯业务经营分析 221
图表 25 迪威讯财务状况分析 221
图表 26 华为云会议 227
图表 27 华为下一代高清视频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拓扑图 231
图表 28 多运营商接入组网图 243
图表 29 系统组网图 246
图表 30 视频会议系统组网图 248
图表 31 TS3610终端连接示意图 249
图表 32 2019-2025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发展预测 270
- 电话订购:166 199 87910
- 邮件订购:hjbaogao@163.com
- 微信订购:166 199 87910
数据来源权威
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统计局年鉴,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专业品质保证
公司从事行业研究与市场调研多年,具有资深研究与咨询人员30多位,90%以上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11、985高校及研究生比例为50%。同时,公司拥有强大的智囊顾问团,与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专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高素质的专业研究团队将帮助客户实现价值,与客户一同成长。
买得放心省心
公司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在客户中信誉良好,报告订购以后我们的研究人员将会为您提供全程的后续修改及补充服务。
享受增值服务
购买研究报告后公司将提供一年的行业数据、产量数据免费更新服务。
贴心定制报告
如果您在网站上找不到你要的报告,您可以来电订制您要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