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

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已获批,有望于本月公布

发布时间:2012-11-09
近日,卫生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基本上已经获批,有望于本月公布。生物医药尤其是生物仿制药是其中的重点领域,目前国家相关的拨款在70亿元以上。
  上月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上,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青透露,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在数月前已经送审国务院,基本上已经获批,“最近补充过一些名词解释的资料,其他没任何问题。如果没什么意外,11月就将公布。”此外,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卫生部等多部门都制定了配套扶持政策。
  生物药连续多年保持15%增速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不多的还维持热度的经济引擎之一,根据年初发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生物技术药物上市销售,另有400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放市场,在2010年世界前20位的畅销药物中,生物技术药物占到7种。生物技术药物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是全部药品销售收入增速的2倍以上。
  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将占全部药品销售收入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10月24日在“第二届B 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不容乐观,“负债”、“转型”、“担忧”等字眼时常出现,生物医药作为一项有助于改善人类生命的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在中国老龄化带动医疗服务需求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中美双方共同研究与合作的前景无限。
  从国内发展情况看,政策面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包括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生物医药863计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无一例外地都将生物医药纳入重要发展领域。
  未来十年生物药或仍由外资主导
  目前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与化学药一样还是以仿制药为主。据相关人士透露,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结构呈金字塔形,顶部包括中国生物技术股份公司在内的大型企业4家,中部由100多家中型企业组成,底部大多数为小型企业,主要生产普通疫苗、提取类产品或重组类的早期生物制品仿制药,包括人血蛋白、重组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等。
  中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
  生物仿制药的市场潜力巨大。据E valuatePharm预测,2015年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00亿美元,2020年更是增长到200亿美元。然而某外资药企研发部门主管对南都记者表示,中国的企业在生物仿制药的研发速度与精度上即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印度比,也稍显落后。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的企业习惯于化学药的模式,而且目前整个制度层面主要还是沿用化学药的思路,再加上生物仿制药要比化学药仿制药的投入成本高,生物仿制药的开发和商业化平均需要投入1000万~4000万美元,传统的小分子仿制药仅需要100万~200万美元。预计至少在未来十年,生物仿制药市场可能还是维持外资唱主角的局面。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