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等六行业将被强制提交碳数据

发布时间:2012-09-06
据悉,我国将强制要求电力、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化工、有色金属、航空等六行业提供碳排放数据,力争“十三五”进一步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市场。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刘云峰也在会议期间表示,正在加强对期货交易所碳排放权的研究论证,探索现货和期货、场内与场外相结合的多层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
  相对于目前国内各大环境交易所、能源交易所、产权交易所普遍推行的企业自愿碳减排项目,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告诉,“如果自愿减排的话,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要有某种强制的方式让企业有一定的压力,这样才能够更重视碳减排,更重视碳排放权交易这类市场手段。”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就曾宣布,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目前我们正在为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解振华说,当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筹备建设重点企业、事业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认证核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加紧设计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总量设定方法等基础研究。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透露,上述报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将囊括电力、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化工、有色金属、航空等六行业。孙翠华解释称,这意味着,如果不按强制要求提交碳排放数据,上述行业的企业将失去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资格。“假设一年分配给某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是10万吨,企业不报数据就无法核销,就无法出让剩余的配额而获得收入。”孙翠华进一步说,随着“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立法的日益建立健全,上述行业中拒不执行碳排放权总量控制以及在碳盘查、碳交易等方面弄虚作假的企业,也必须承受法律法规上的代价。
  对于如何制定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奖惩措施,解振华强调,“国家发改委正在立法,正在搞办法。我们先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地方自行立法总结经验。”
  解振华同时指出,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阶段主要还是以现货交易为主,条件具备以后,将考虑期货交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