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

2012年我国生物产业规划分析

发布时间:2012-07-11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日前表示,我国将大力扶持生物服务业的发展,在即将出台的《生物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中专门强调“着眼市场需求,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从支持生物产业合同研发、技术转移、金融投资等角度鼓励行业大规模发展。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生物产业以医药产业占比最大,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CRO)将因此迎来机遇。同时,随着政策扶持,生物医药服务业龙头企业有望出现。
    生物服务业率先受益
    任志武预计,2020年生物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总规模可能达到7万亿至10万亿元,而形成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的服务方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步骤。
    参与制定《生物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青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将“过程”和“服务”实现产业化,打造基因产业、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 ,使技术研发的每个阶段也能直接变为产业。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杜冠华表示,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没有形成规模,制约了生物服务业的发展,而在生物医药领域,系统全面的服务将促进企业产生新的成果,形成新的企业增长点。
    根据《规划》,我国将从五个方面支持生物服务业的发展,包括支持合同研发标准与生产、委托制造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拥有优势专业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服务;积极提高公共技术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育基因测序、分子测试 、生物信息等专业服务企业;鼓励生物产业服务外包,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提高产业成果等。
    任志武表示,还将把支持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条件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来,从而使“十三五”期间的生物产业大规模投资获得坚实支撑。据介绍,生物服务业需要有设施条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行支撑,而国内医药产业缺少这个基础,所以有些落后。
    培育外包产业龙头
    目前,国内生物产业以医药产业占比最大,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CRO)将因此迎来机遇。国内最大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介绍,中国CRO行业新兴且脆弱,起步较印度等国家晚,但科技含量、服务能力等已走在了前面,未来5-10年CRO非常需要国家大力支持。
    目前全球近1/3的新药开发工作由CRO公司承担,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2010年全球CRO的市场规模达到约360亿美元,国内CRO业务量超过170亿元人民币,北京、上海两地份额最大,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CRO企业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有超过500家CRO企业,但是基本都是中小型企业,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并不多。由于国内医药研发能力较弱,中国的医药研发外包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对新药研发的需求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政策扶持,生物医药服务业龙头企业有望出现。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