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广西梧州市人工宝石业简介
发布时间:2014-05-14
20世纪80年代初,梧州市始有小量宝石来料加工,当时梧州市“三来一补”业务开展活跃,梧州市教育系统首先接受香港宝石商人大宗的宝石来料加工业务,在万秀区红星小学办加工厂,成立宝石总公司,三中、四中、教育学院均设有宝石加工厂。1984年,港商崔福明将设在北环小学内的加工厂搬到蝶山区步埠路开办崔氏宝石有限公司,此时该公司仅有30台机,20多名工人。随后陆续有港商,台商到步埠路、三云路一带租用房屋设厂办公司。崔氏宝石有限公司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发展到1000多人。当时港资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全部引入,生产原材料全部进口,产品全部返销国外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早期从事宝石加工的技术工人纷纷在蝶山区独立设厂或加工点,承接来料加工。1993~1998年,蝶山区的宝石企业、加工点发展很快,增至610家,宝石加工从业人员由近郊邻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延伸至市外以至省外。同期,蝶山区人工宝石加工机械业经过学习、仿制、配套、创新几个阶段,逐步推出成熟的本地宝石机械设备。由于价廉物美,受到梧州市内外甚至全国宝石加工企业的欢迎,使宝石机械本地化率达70%。1996年起,宝石原料由国产原料逐步取代进口原料,至2000年,进口原料全部退出梧州人工宝石市场。蝶山区宝石产品也由来料加工转变为直接与外商交易,产品款式超万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年产量达60亿粒。步埠路一带自发形成全国闻名的人工宝石收发、宝石原料、宝石机械设备、宝石辅助材料、宝石部份饰品的交易场所,业内人士称之为“宝石街”。
1999年9月,蝶山区人民政府根据宝石行业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积极扶持,鼓励宝石行业发展壮大。协调宝石行业成立梧州市宝石商会,形成行业合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00年5月,蝶山区人民政府牵头建设梧州宝石城,梧州市粤海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9000万元,200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梧州宝石城开业后,每天进入宝石城进行交易、服务、观光的人员超过2000人,交易额由“宝石街”时的600万元增至900万元。2004~2010年,梧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在梧州宝石城举办梧州国际宝石节7届。
2004年5月23日,梧州宝石商会接受中国宝玉石协会的建议,把“人造宝石”改称为“人工宝石”。是年10月,由梧州五洲宝石学校牵头制订的“人工宝石产品质量标准”,经专家评审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10月22日实施。
2005年,国产的人工宝石原料和梧州市加工机械设备质量达到与世界同步水平,梧州市辖区内从事人工宝石加工、经营的人员超过10万人,年加工人工宝石超80亿粒(有业内人士称超过300亿粒),销售总额占全国80%,占世界的40%。梧州宝石城市场辐射到广西、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东等省,其宝石行情直接影响世界人工宝石市场,梧州市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2006年,蝶山区引导企业向珠宝首饰镶嵌方向发展,规划宝石深加工基地,为宝石产业的提升提供发展平台。4月25日,梧州宝石大厦举行奠基仪式。宝石大厦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投资2.8亿人民币,楼高33层,建筑面积6442平方米,其中商铺、办公,加工场,会展厅占65%。2009年10月,梧州宝石大厦建成投入使用。
2006年3月,蝶山区人民政府设立宝石产业发展管理局,属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3人,设正职1人,副职1人。工作职责有12项。
(信息来源:蝶山区政府办)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