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茶行业产能过剩发展瓶颈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24
   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我国茶叶2013年呈现出最显著的两个态势:第一,大宗茶量增价涨,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第二,茶产能过剩突出,卖茶难成为瓶颈。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我国茶叶今年总体产量持续走高,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今年茶叶产量将达195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产8%左右,并且我国茶叶质量也在稳步进步,但稳步发展的途中,诸如产能过剩等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档名优茶最高跌幅达50%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测,未来我国茶叶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今年茶叶种植面积依旧大幅度增加,仅贵州全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就已达到600万亩,首超云南省,跃居全国第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由于年初并未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加之各产茶区不断提高茶园管护水平和鲜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得到了保证,使得2013年春茶品质总体好于往年。

    但上述负责人表示,受“国八条”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除云南普洱茶和福鼎白茶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外,其他茶类的大宗茶类保持平稳增长,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跌幅在10%-50%之间,不同茶类幅度略有区别。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全国主要产茶区的调查,浙江市场前期市场慢热,后期交易温和,早茶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去年。此外,安徽高档名优绿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价格降幅在15%左右,中低端大宗春茶价格与去年持平。

    茶产能过剩突出卖茶难成为发展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行业形势有所变化,但目前茶行业普遍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各主要产茶省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政策上依旧鼓励茶叶种植,发展茶园面积。

    “如不能及时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限制茶园面积,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单位面积茶叶经济效益和消费市场培育上来,茶贱伤农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进而影响茶叶价格。”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略有担忧。

    事实上,如果茶叶价格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茶农积极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通过对北、上、广等主要销区的调查显示,今年入春以来,整个茶叶市场不容乐观,呈现“疲软”的态势,高端礼品茶销售明显下降。

    截至目前,高档茶叶价格虽然下降,但销量还是较为正常。同时,随着CPI指数攀升,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持续加大,毛茶价格上涨幅度持续走低,导致部分地区茶农弃采茶叶,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而国家制定的部分行业标准也制约着我国茶叶批量化、大量化生产。

    六大建议为茶行业找出路

    针对我国茶叶行业存在的问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提出六点建议: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农业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产实际,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适度控制茶叶种植面积。鼓励通过栽培、管理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茶叶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其次,农业主管部门还应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化调整,制定政策适度控制茶叶种植面积。鼓励通过栽培、管理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茶叶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农业始终是个薄弱行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扶持力度,在制定政策时应向此倾斜,同时应建立农资价格监控体系,一方面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上涨过快,另一方面杜绝部分不法商贩囤积农资,人为造成价格上涨。

    此外,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协会,都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帮助茶农拓宽茶产品流通渠道,建立透明市场价格体系,向茶农及时反馈市场信息,指导茶农生产适销对路的茶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提倡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宣传等促销活动来帮助茶农迅速打开茶叶销路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茶叶如今过度包装的问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严格的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引导茶叶包装向“简约包装、循环利用”的环保方向发展。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市场上茶叶过度包装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罚过度包装行为。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一直以来,天价茶的炒作行为影响基本上是负面的,不仅没有被社会认可,而且还严重损害了行业的美誉度,影响了茶叶消费的增加。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茶叶价格信息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茶叶价格变化情况,通过1510tea等主流媒体进行舆论正面引导,使茶叶平民化运动得以实现,树立茶行业的新风气。(本报记者白琳)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