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防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与安防相关的一系列国家法律、政策推动
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在一系列安防产业政策的出台,有力的推动了行业规模和技术的快速发展。2010 年《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出台及安防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简政放权”的推进,各地保安企业从安防机关脱钩改制,打破了公安系统分化出来的保安服务公司才能进行安防运营的行业局限, 使得提供安防服务的企业主体迅速增加,产业整合等资本运作趋于活跃。
2015 年,发展改革委、中央综治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 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16 年,公安部《“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提出积极适应社会治安新形势,在加快推进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常态高效的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村庄防控网、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技术视频防控网和网络社会防控网等"六张网"为支撑,逐步形成和完善情报信息预警机制、警务实战指挥机制、实战勤务运行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等"四项机制"。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的《反恐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值班监看、信息保存使用、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保障相关系统正常运行。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九十日。”其中须履行的场所包含了政府机构、银行、城市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等重点目标,其视频录像由 30 天以上须调整为90 天以上。同时安检方面,规定对航空器、列车、城市轨道车辆等公共交通行业,营运单位应当依照规定配备安保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对违禁品和管制物品的管理。
根据 2017 年 1 月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北京市轨道交通 17 条运营线路实施“人物同检”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京改(审) [2016]671 号),北京 17 条运营线路将全部实施“人物同检”,安检力度不断加强。随着北京地铁安检升级,形成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安保措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公安部门及地铁运营公司公布将启用人物同检的安检模式,落实安检职责。
国家一系列安防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安防服务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有力助推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行业健康发展。
2、智慧城市和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对智能安防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 58.5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雪亮工程相关建设的逐渐实施, 与城市化配套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防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 600 个城市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是如何实现智慧安全防范功能。“平安城市” 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内安防行业第一大市场。随着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安防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不断细化,安防系统在建设中所占比例上升,将推动社会对智能安防需求快速增长。
同时与智慧城市配套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城市轨道交通 2017 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指出,截至 2017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 34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共计 165 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5,032.7 公里。其中,地铁 3,884 公里,占 77.2%;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1,149 公里,占 22.8%,新增运营线路长度 880 公里,同比增长 21.2%。2016 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首次超过 500 公里,达 534.8 公里,2017 年度线路长度增长突破 800 公里,增速创新高。运营线路增多、客流持续增长、系统制式多元化、运营线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截至 2017 年年底,共有 62 个城市的城轨线网规划获批(含地方政府批复的 18 个城市),规划线路总长达 7,424 公里。在建、规划线路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额持续增长,建设速度稳健提升。预计到十三五末,届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 6,000 公里。即“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增加 2,713 公里,按照平均每 1.456 公里需要个站点的标准来计算,将增加 1,863 个站点。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新建站点的系统建设需求将促进大规模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建设市场的需求空间。
3、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进步促进安防系统升级需求
一方面,安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安防服务所依赖的技术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改进了安防运营服务手段,为“技防”为主的新型安防服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监控报警方面,安防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以及各种实用视频处理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增强报警复核手段,提高报警运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报警信号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更具实时性、准确性和可扩充性, 传输成本更低、传输效率更高;新的智能化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监控报警系统, 并提高监控报警运营服务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服务和其他个性化增值服务;安检方面,智能识别、智能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动禁带品智能识别机、安检物联机、安检门等核心安检设备的升级,安检点与安检系统平台整合联网,安检运营的信息化管理,改变现有的地铁安检模式。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进步,随着在安防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为现有安防系统的升级改造带来巨大的需求空间。
4、居民消费能力和社会安防意识逐步提高推动安防需求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对于保护人身财产安全问题更加重视。随着生活中各类安全隐患事件的爆发、安全责任制度的逐步推行、安防法制的日益健全、安防宣传和管理力度的加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社会整体安防意识开始逐步提高,安防的市场需求和设施配置开始逐渐从被动式需求向主动式需求转变,并促使安防报警开始步入家庭,家庭安防的需求日益扩大。
二、安防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安防行业两级分化严重
近年来,安防企业不断整合发展,市场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大企业并购整合、垄断销售,使得市场资源趋向于大企业,行业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线大牌企业综合实力突飞猛进,抢占了市场大部分的份额;而三、四线品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资源。综合来看,两极分化的格局会催生一定程度的行业垄断问题,造成行业发展活力的缺失。
2、规模化经营企业仍占少数
我国安防运营服务企业在运营规模上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监控报警领域,多数报警运营网尚未完成规模化建设,拥有用户过万、跨省市运营服务网络的运营服务商仍占少数。对于安防运营服务企业来说,实现规模效应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而经营上普遍的零散化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安防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安防运营服务行业作为一个发展空间巨大并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除已有的数量众多的竞争厂商外,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的企业进入,特别是诸如安防设备制造商与安防工程(集成)商等具备相关积累与资源的上游行业厂商,近几年纷纷涉足安防运营服务领域,这进一步加大了该行业的竞争压力。
参考报告:
2020-2026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