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德国五大优势产业简介(下)

发布时间:2013-10-02
  四、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德国第四大支柱产业。该行业基本情况从下表可以窥见一斑。比如该行业总营业额逐年增加,虽在2009年危机之年有所下降(-14.2%),至2010年恢复增长,增幅达17.8%。其中国外营业额为1000亿欧元,同比增幅为20.6%。

明 细 项 1995 2000 2005 2010
营业额(亿欧元 1123 1350 1528 1711
就业人数(万人) 53.6 47 44.1 41.5
出口额(亿欧元) 518 766 1040.8 1442
进口额(亿欧元) 323 527 734 1025
实物投资(亿欧元) 58 68 54 64
对外直接投资(亿欧元) 295 460 410 472
研发投入(亿欧元) 53 71 79 94
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2010年德国化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62.1%)、亚洲(13.3%)、北美(8.4%)。2011年上半年,德国化工行业的出口总额770亿欧元,同比增长10.5%。德国化工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2011年,企业研发支出将提升至约100亿欧元,该会对今年出口再次夺冠充满信心。

  德国化工工业的三大优势领域是基础有机化学品、初级塑料产品及药品。这三个产品领域都占到德国化工生产总量的15-20%之间。特种及精细化工品、聚合物药物产品、石化及衍生物、洗涤类产品、无机基础化学品和农用化学品依次为德国销售额化工产品类别。

  德国化学工业强大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长期投资,目前已趋完善的化工基础设施,这包括ARG公司经营的从比利时安特鲁普经科隆到德国工业中心-鲁尔地区的触及中间广泛地带的网络状乙烯及丙烯传输管道、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大型化工企业及德国BASF(巴斯夫)公司及Bayer(拜耳)公司在鲁尔地区建设的化工“一体化”生产基础。德国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大型化工企业,其中BASF(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化学企业,Bayer(拜耳)公司也在世界大型化工企业中名列前茅,Degussa(德固萨)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精细化工品生产商,Henkel(汉高)公司是世界第三大日用化工品生产商,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是世界顶级的植物药生产商。

  近年来,德国化工业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合并与兼并行动,合并兼并的主要原因在于优化自己的核心业务,扩大国际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较大规模的行动包括:Hoechst AG与Rhone Poulenc SA公司合并,并加入了Aventis公司,同时Aventis公司将其化工产品业务买给了Celanese AG公司。德国第二大化工企业-德国拜耳公司于2004年将其橡胶、工程塑料、化学中间体业务剥离,继而收购了Aventis公司的农用化工产品业务和先令制药,从而将业务集中于制药、保健消费品、诊断、动物保健、聚合物、农作物保护等领域。Degussa-Huels与SKW公司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特种化工产品生产商。德国汉高(Henkel)公司收购德国Cognis化工公司及美国的Dial及ARL公司,从而更专注于日用化工品的生产。

  多年来,德国化工业一直坚持国际化经营及扩张的战略。世界头号化工企业-德国BASF公司拥有的6座“一体化”生产基地除本部及比利时安特鲁普各1座外,有4座在海外,其中2座位于美国,1座位于马来西亚,位于中国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也已于2005年6月投入商业运营,此后不断追加在华投资,为占领亚太市场布局。

  五、可再生能源产业

  德国不仅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化供应和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视之为减少碳排放和节约化石类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德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利发电等开发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从2000年到201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从5%上升到18%,到2011年上半年超过20%。德国现任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至少达到35%。而德国可再生能源协会认为,到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保证全国约一半的电力需求。今年6月德国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17座核电站,进而大幅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保持和拓展该领域的强势地位,德国政府准备至2013年斥资120亿欧元用于支持技术革新,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可再生原材料生产和能效提高方面。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可再生能源2010年度报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替换、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明 细 项 2009 2010 同比(%)
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的末端能源(亿kWh) 2520 2750 9.1
可再生能源占总末端能耗比(%) 10.4 11 5.8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电力消耗比(%) 16.3 16.8 3.1
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热能占热能末端能耗比(%) 9.1 9.8 7.7
可再生能源占初级能耗比(%) 8.9 9.4 5.6
可再生能源占燃料油总消耗比(%) 5.5 5.8 5.5
因之减少废气排放(亿吨) 1.11 1.2 8.1
因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亿吨) 1.1 1.17 6.4
对可再生能源设备投资总额(亿欧元) 207 266 28.5
该行业总就业人数(万人) 33.95 36.74 8.2

  根据德国贸易与投资署发布的行业报告,可再生能源领域各分支行业情况如下:

  (一)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已占德国末端能耗7%。2009年该产业营业额1140亿欧元,设备投资30亿欧元,出口比例超过14%,行业总就业人数10.9万。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的末端能源中70%系利用生物质能获得,从2008年到2009年,生物质能发电增长11%,产热增长12%。2009年,德国燃料油的5.5%、热能的8%、电力消耗的5%来自生物质能。行业目标是,至2030年电力的18%、热能的15%通过生物质能获得。

  (二)提高能效技术

  德国在提高能效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在能源储存和燃料电池技术方面首屈一指,是欧洲最大的提高能效技术销售市场。该行业每年创造的营业额约670亿欧元,未来几年内增幅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率超过10%,企业年均扩员15%。

  (三)热点联产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热点联产市场(2006年在工业和能源供应方面的市场份额为36%,占微型热电联产设备总装机容量的85%)。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德国总电力需求的50%基于热电联产获得。德国拟利用热电联产技术使电能获取从目前的12.5%翻一番至25%。

  (四)光伏产业

  德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2010年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7.4GWp)全球第一;当年累积光伏发电容量(17.3GWp)全球第一;当年新光伏设备投资总额高达195亿欧元;当年在德光伏设备生产商获得的营业额(包括出口)为122.2亿欧元;当年该行业就业人数为10.78万;当年所有新安装光伏设备中,屋顶部分占85%(6.3GWp)占累积容量的86%(14.9GWp);当年100KWp以下小型光伏设备占装机容量(4.29GWp)58%的市场份额和总安装设备(242350套)的97%。当年在新光伏设备安装方面,德国(7408套)远超意大利(2321)、捷克(1490)、日本(990)、美国(878)和中国(520)。

  (五)太阳热能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并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2009年总装机容量9GWth,新装机1.13GWth,该行业所创造的营业额12亿欧元,总就业人数2万人。

  (六)环保技术(循环经济和污水处理)

  德国在环保方面推行完善的环保政策,制定了严格环保法律,拥有良好的环保传统和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和高端研发能力。该领域2008年所获得的营业额为850亿欧元;德国在循环技术方面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4%(物质分离设备甚至占到64%),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所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9%,循环技术(18%)和污水处理技术(19%)出口方面为世界第一;该行业总就业人数超过32万人;在研发和专利方面同样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七)风能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能产业,在研发方面业投入不菲。2009年在风能设备及配件生产方面全球领先;2010年德国占全球风能总装机容量的14%;当年该行业就业人数超过8.92万;至2010年末总装机容量27214MW;2010年新装额定功率年均增幅5.6%;至2010年末产量37TWh;电力生产覆盖德国毛电耗的6.2%。

  (信息来源:中国驻德国经商参处)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