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

“中国制造”在日本:从工厂到市场(二)

发布时间:2013-10-03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日报》

  订单转移东南亚?

  河北润石珠宝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丽峰表示,相对美欧客户而言,日本客户对订单款式的要求更为精致,目前公司日本客户的业务量仅在3%左右,公司希望能够通过几年的努力,挖掘这一地区的市场潜力。

  “我们产品的平均利润空间在15%~20%左右,随着材料费、人工费上涨,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郭丽峰说,“尽管日本客户的订单量还很少,但利润能达到50%以上,我们还是要研究客户的需求,加快对日本市场的开发力度。”

  南通一位外贸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日本市场也有其“冷酷”的一面。“很多日本客户直接说,已经把订单转移到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等地,不会在中国增加订单量,因为成本太高了。”

  杭州某服装企业一位外贸经理也表示,服装、鞋帽类产品订单向东南亚地区分流的趋势确实已经出现,但更多的是基本款、低价产品订单。

  “由于担忧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收益,日本各综合商社及贸易公司也开始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服装生产和采购。”辻美代称。

  今年以来,日本企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生产的迹象更为明显。三井物产在缅甸等国选定合作工厂,计划将东南亚所占海外生产比例提高;住友商事则计划在越南成立制衣公司;伊藤忠商事也在越南北部的南定省建设纺织纤维厂。

  针对此现象,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理事桑山信雄则表示,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提高不可避免,很多日本企业向东南亚转移订单或者生产,也是寻求低成本优势。

  “但是,日本企业只是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向越南、缅甸等地转移,日本纺织服装行业奉行的是"中国+1"的策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桑山信雄说,“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技术、工艺不如中国,无法满足日本企业更多的中高端时装订单生产需求。”

  辻美代也认为,即使是纺织服装领域,从原料纤维、面料到成衣生产,中国的产业链条成熟度在短期内也是无法替代的。辻美代列举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进口的纺织服装产品超过80%都是来自中国。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有所下降,但产业链的完善、成熟程度,其他东南亚国家仍无法企及。”辻美代称,“短期之内,纺织服装产业"工厂"仍然会留在中国,但中国一定要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含量。”

  (信息来源:中国驻日本经商参处)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