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甘草种植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14-04-19
   
    甘草为豆科植物,主要类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生药称甘草。它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现将甘草的栽培技术分析介绍如下。
    土壤选择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
    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良种是夺取甘草高产的内在因素。在我县一般选用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为当家品种。采用种子做播种材料者,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或将种子称重置于陶瓷罐内,按1千克种子加80%的浓硫酸30毫升进行拌种,用光滑木棒反复搅拌,在20℃温度下经过7小时的闷种,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后晾干备用,发芽率可达90%以上。
    播种  甘草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4000千克、磷二铵每亩35千克做基肥,若用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较好,播种量每亩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后覆土耙耱保墒。
    田间管理
    施肥:  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灌水:  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3间苗:  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中耕除草:  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病虫害防治:  我县的甘草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对于锈病,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对于红蜘蛛,可用乐果进行防治。
    采种:  若采用人工栽培时必须年年采种,在开花结荚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与果,即可获得大而饱满的种子。采种应在荚果内种子由青变褐时,即进行定浆中期最好,此时种子硬实率低,处理简单,出苗率高。采种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播种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造成缺苗断垄,导致产量低下,经济效益欠佳。
    收获  甘草一般生长4-6年收获经济效益比较好。收获前可先割去茎叶,沿行两侧进行深挖,待根茎露出地面40余厘米后,用力拔出,拔出的根茎要切去芦头、根尾、侧根,直立根茎称为“棒草”,横生根茎称为“条草”,侧生根茎称为“毛草”。“棒草”再分级、分等,长短理顺后。捆成小捆,晾至半干再捆成大捆,待风干后上市销售。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