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蝼蛄饲养新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6
蝼蛄又叫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蝼蛄昼伏夜出,是一种杂食害虫,可危害各种蔬菜。但是,蝼蛄又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部分为干燥成虫,可消水肿,利尿治淋及治跌打损伤,可治疗脓肿疮毒等症。近年来,养殖蝼蛄也成为了一些养殖户致富手段。现将其养殖技术分析介绍如下:
1、建池:规模化饲养先建砖灰结构的饲养池。长3-4米,宽2米,深2米。下部填1米厚的壤土,稍加压实。再填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含腐殖质的土,表面撒一层发酵的牛粪或马粪、碎麦秆、谷糠作为蝼蛄活动的保护层,再松散地放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池口用铁纱笼罩盖以便遮阴和保温。
2、投种: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每年的4-5月及9-10月,用电灯或黑光灯,在天黑后,于村舍附近的野外诱捕成虫。诱捕到的成虫剔除肢体残缺、瘦小、有病、严重磨损的个体加工成商品,选留优质个体留种。将两种蝼蛄分于不同池内饲养,每池投放虫量每平方米10对。
3、喂养管理:蝼蛄的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粱、嫩叶、瓜果皮或其它菜叶等,精饲料有煮熟晒干的谷粒、炒香的豆饼、花生饼渣、麦麸等。在傍晚投喂,以投的料能吃完为好。青饲料每天投喂,精饲料1-2天投一次。勤投、少投、防霉烂。精料加工成块状可避免和减少霉烂,制作方法及配方如下:禾本科青苗干粉5000克、麦麸(炒香)500克、干酵母50克、豆饼粉(炒香)1000克、清水1500毫升。将上述饲料搅拌成稠糊状,压成薄饼切成小块,晒干保存。喂时压碎成米粒大小,投入池中,同时配喂青饲料。蝼蛄饲养池中如气温太高可遮荫或在池周围泼水降温,过于干旱则可在池中泼一些水,增加湿度。冬季可在池边搭风障,池内放秸秆保温。
4、采收加工:人工饲养的蝼蛄,东方蝼蛄每年采收一次,华北蝼蛄隔年采收一次成虫。每年春季将池内20厘米深腐殖土内用大孔筛拣出成虫并除去杂物,留一部分优质虫作种虫,发现土里虫粪较多,结块或有寄生虫螨等,应更换层土。将收到的成虫去头、翅及足,清除内脏,洗净,在烧开的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食用的可直接用鲜虫炸、煎、煮、蒸,加工成风味食品。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