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磺胺类药物使用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3-07-06

  磺胺类药物是当前畜禽生产中常用的抗菌、抗原虫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对链球菌病、肺炎球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痢疾杆菌病、李氏杆菌病、放线菌病和猪痢痴密螺旋体病、球虫病、住白细胞虫病均有较好疗效。然而,多年临床发现,由于磺胺类药物使用不当,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应当正确使用。
  根据疾病性质选用不同类型的磺胺类药物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应选用肠道易吸收的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等。
  肠道感染:如肠炎、腹泻病,应选用肠道不易吸收的药物,如磺胺脒等。
  局部感染:如烧伤等,应选用外用磺胺药物,如消炎粉、烧伤宁等。
  寄生虫感染:如球虫、住白细胞原虫感染,应选用磺胺二甲基嘧啶。
  根据磺胺类药物的性质确定用药时间和剂量
  磺胺类药物的用量分为突击用量、维持用量。所有突击用量即首次或第一天用量在安全范围内剂量加倍,然后改为维持用量即正常用量
  磺胺类药物的配合应用
  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析出结晶,如果单纯使用磺胺药物,经肾排泄时,容易析出磺胺结晶,堵塞输尿管,所以在使用时应和小苏打合用,防止结晶出现。另外,当发生肾功能减退,全身酸中毒时应慎用或禁用磺胺类药物。
  和增效剂合用:磺胺类药物和增效剂(如TMP)合用后(5:1),抗菌作用比单纯使用时增加10倍。
  和VK、VB族合用:磺胺类药物在使用时,影响肠道对VK、VB族的吸收,所以使用磺胺药物时,饲料中应加入VK、VB。
  注意磺胺类药物使用期限,以防蓄积中毒。磺胺药物在使用时要求剂量准确,拌量均匀,疗程为3天~5天,不宜超过7天。因为长期大剂量使用易造成蓄积中毒。
  磺胺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用疫苗前后3天不得用此类药物,因为磺胺类药物能够抑制抗原活性,使免疫效果下降。
  产蛋鸡禁用,因为磺胺类药物与碳酸酐酶结合降低了酶的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用后会使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破壳蛋。
  磺胺类药物在外用时,如关节脓肿,应彻底清除创面的脓汁、黏液及坏死组织,因为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的对氨苯甲酸,影响磺胺药物疗效。
  注意配伍禁忌;液体类磺胺药物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不易与酸性药物,如VB、VC、青霉素、四环素、盐酸麻黄碱等合用,否则析出磺胺沉淀。遇普鲁卡因疗效减弱,甚至失效,遇氧化钙、氯化铵会增加对泌尿系统毒性。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

Copyright © 2018 中国市场研究网
中国市场研究网(www.hjbaogao.com.cn)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及市场前景分析调查报告,是您首选的行业调研报告网站。
copyright @ 2002-2017 hjbaoga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市场研究网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首页
分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