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何首乌的栽培与繁殖
发布时间:2013-09-25
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及茎叶均为名贵的中药材。沂蒙山区是著名的何首乌产区。由于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延年益智等奇特功效,市场需求且较大。近几年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几近绝迹,亟需进行人工栽培。自1998年起,我们对何首乌的繁殖和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
1.植物特性。茎中空,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叶片心脏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而多,绿白色;种子三角形,熟后黑色。地下结块根,多呈纺锤形,表皮赤红色,故又称赤首乌。何首乌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但以肥沃土壤生长良好,田间内涝积水,易引起何首乌块根及根系腐烂。
2.快速繁殖法。何首乌有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方法,以扦插繁殖最为简便易行。①早春老茎扦插育苗。何首乌春季发芽早,当气温在10℃左右时即开始发芽长叶。何首乌早春老茎扦插一般于3月上、中旬,在其茎发芽前进行。选直径2毫米以上的藤茎,剪成15—20厘米小段,每段应有3个以上芽眼。扦插前应整好地,施足有机肥,作宽1.5米的育苗畦,按行距25厘米,顺畦开深15厘米的沟,将插条均匀埋入沟内,株距10厘米,插条上部留1个芽眼露出地面,其他全部埋于土中,埋实后浇足水,畦上,覆盖地膜,以利保湿增温。若温度适宜,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②夏季嫩枝扦插育苗。7—8月高温多雨季节,选较粗的藤茎作插条,扦插方法基本同春季老茎扦插,插后不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畦上搭拱棚,用遮阳网遮阳保湿,8—10天即可产生新根而成活。
3.移栽定植。何首乌扦插50—60天后,苗高达15—20厘米时,即可移栽定植。何首乌大田栽培方法有直接栽培和搭架栽培。①直接栽培。土壤深耕细作,667平方米(1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30千克作基肥。起宽80厘米、高20厘米的垄,在垄背上开穴栽植,株距30厘米。移栽定植时起苗要带土,少伤根,栽后浇足水,5—7天即可缓苗。②搭架栽培。何首乌缠绕性强,藤茎可生长至10米以上。搭架栽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叶面积大,积累养分多,块根产量高。行宽1.2米,以南北行为好。顺行每隔2—4米立一根高2米的水泥杆,地下埋0.5米,地上高1.5米,水泥杆间顺行用4—5根铁丝连接。沿行起垄,垄高20—30厘米,在垄背上栽植何首乌,株距20—25厘米。
4.田间管理。何首乌定植后,宜小水勤浇,勤中耕除草。搭架栽培的,当茎高30厘米时,应整蔓,使茎蔓均匀分布在架上。直接栽培的,在茎蔓封垄后,可收割部分茎叶,入药,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地下块根生长。高温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以防块根腐烂。何首乌病虫害较少,为减少污染,一般不喷洒化学药剂。
5.收获。何首乌栽植3—4年后,于秋末春初收刨,秋末在寒露至霜降,春初在发芽前。收获后即可割下茎叶晒干入药,也可加工成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的高档首乌茶。收刨的块根去净须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入药。也可加工蒸熟后泡酒,称为首乌酒,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乌须发和延年益智的作用。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