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
油墨乳化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13-07-07
众所周知,在胶印印刷的过程中,油墨的乳化现象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所谓乳化就是一种液体被分散到另一种与之不相溶液体中的现象,完全不乳化的油墨是役有的,但是绝对不乳化也是不行的,没有适度的乳化就不能实现胶印良好的油墨转移过程。油墨过度乳化给印刷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印刷机在停机时,我们可以看到墨辊的表面上堆积的厚厚的一层如同网状的凹凸不平带毛刺的虚状油墨,这是我们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非常明显的油墨过程度乳化现象。那么乳化过度的油墨会给印刷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呢? 首先是印品图文色相偏淡,色彩不鲜艳,印品无光泽,网点变形严重,网点发毛,周围不光洁,印迹发应,干燥速度慢,造成印品背面粘脏,塌印严重。造成大批印品墨色深浅、浓淡不一致,带胜、花版、瞎版、文字不清,印版不佳墨,造成印刷过程中水墨不平衡。油墨乳化过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常常出现的乳化剂,有纸张表面的活性物质固体粉末,一填充料、电解质、纸张的酸碱性等。要想降低油墨过度乳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充分了解认识什么物质极易引起油墨的过度乳化。
引起油墨过度乳化的因素如下:
1.纸张。我们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胶版纸铜版纸,大部分多少都会有一定的表面活性物质及连接料填充物,在印刷过程中经润版液的浸湿经过橡皮布的剥离和无数次的碾压,致使那些表面活性物,通过印版转移到墨辊上,水精里无形中加快了油墨的乳化速度。胶版纸的影响比较大一些,特别是那些施胶差,封孔不好的纸质疏松的极易掉粉、掉毛的质差纸更为严重。在印刷过程中,游离物纸粉被橡皮碾压剥离,通过印版传到墨辊上,在墨斗里与油墨相混合,降低了油墨的粘度,破坏了油墨的抗水性,增加了油墨的吸水性,导致油墨的乳化加剧。
2.油墨。油墨粘度大,抗水性强,乳化值就小,如果油墨粘度小,流动性强,分子间的聚力减小,就易乳化,再如油墨中的颜料性质,有余水的,有抗水性的,余水性的易乳化,抗水性的则不易乳化。
3.润版液。有普通润版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酒精润版液等……,酒精润版液是一种无电解质的溶液,酒精因挥发快,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油墨的乳化值。而普通润版液在使用过程中一定得常用试纸检测润版液的pH值控制在3一4.5以下,保持弱酸性。保持油墨适度的乳化,但是无论是那种润版液都得控制用量。用量越大就越容易造成油墨的乳化。
4.调墨用的辅助材料加6#调墨油或是撒粘刻都可降低油墨的粘度。增加油墨的流动性,同时也降低了油墨的抗水性,很容易引起油墨的乳化。所以在印刷时一定要控制用量。尽量控制在2%~3%左右,绝不能盲目乱加。另外还有如冲淡剂、白油、维力油、撤淡剂、白墨等这些辅助材料都极易引起油墨的乳化。尤其是白油、维力油最易引起油墨的乳化。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