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
印刷过程中对油墨微调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3-07-08
在胶印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所使用的油墨进行适性调节。以适应对不同产品、不同纸张的印刷需要。对油墨进行适性调节。是通过在油墨中加入适当辅助料加以实现的。由于人们对辅助料认识的不尽相同或抱有偏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很可能进入某些“误区”,产生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一、完全用去粘剂替代调墨油
在生产过程中。当印刷大面积实地版时。油墨在墨辊传递过程中不易被打匀或者发生纸张“掉毛”、印品粗糙现象时。一般是油墨粘性过高所致。
撤粘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铝,它是一种腊,它在油墨中的作用就是降低油墨的内聚力,调墨油(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六号油)的主要成分是干性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油墨的流动性,降低油墨的粘度。去粘剂及调墨油都能降低油墨的粘性,但它们的性质不完全一样。去粘剂在降低油墨粘性的同时也具有抑制油墨干燥的作用及降低墨层与纸张粘着力的性质。调墨油在油墨中,能起到降低油墨粘度和增加油墨流动性的作用。可对墨层干燥速度虽有影响但不甚明显。如果在油墨中一味添加过量的去粘剂来达到降低油墨粘度的作用,容易造成油墨过度乳化,产生印迹不干或不牢、飞墨等现象,对磨光、覆膜等后加工的影响极其严重。因此尽量不用就不用,若需使用可用6#调墨油代替,且注意添加量,不要超过3%,并同时适当增加干燥剂的用量。
二、用白墨作为冲淡剂
个别色墨需要在原墨中加入冲淡剂使之成为浅色墨,这种冲淡剂应具有无色透明的性质。亮光浆及维利油均是较为理想的冲泼剂,它具有不改变原墨色相但能改变原墨深浅的作用。如果把白墨作为冲淡剂使用。是不妥的。因白墨具有白色的色相,它会改变原墨的色相使原墨趋向白嫩的玉色墨而并非成为浅色墨。这就有悖于操作者需要浅色墨的原意。且在胶印过程中。如果油墨中白墨成分过多,因白墨颜料颗粒比重大,在油墨输送过程中会发生颜料颗粒堆砌在印版或橡皮布上。而引起印迹粗糙的弊病。
三、不区分防粘剂和去粘剂的不同作用
油墨中加入防粘剂,能起到防止或减轻印刷后的纸张表背面粘脏问题。而去粘剂是降低油墨粘性,它主要是在印刷时油墨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其作用的。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二者混为一谈,很可能产生出其它问题。
中国市场研究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和图片存在版权或者其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hjbaogao@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中国市场研究网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市场研究网。